马云
北京时间8月10日,“蛟龙”号在太平洋下潜时获取了1株柳珊瑚样品,暗淡的颜色,缩在一起的触须,其貌不扬。“但柳珊瑚在海中是很美的,婀娜多姿、色彩多变。”随“蛟龙”号下潜过深海的海洋生物学家告诉记者,柳珊瑚属于刺胞动物软珊瑚类,因含有大量硅质,所以特别软,在海底随海流摇曳身姿、随波逐流。在柳珊瑚身上,有一种与珊瑚虫有共生关系的单细胞藻类——虫黄藻,会让珊瑚在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季节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柳珊瑚大多数为扇形、鞭形或树枝形,多生长在海流较强处。柳珊瑚中的海扇类,其扇面方向与海流方向垂直,可以让珊瑚虫获得较多的摄食机会,因此扇面的方向可以作为判断该类动物附着处海流流向的参考。柳珊瑚利用它们的羽状触须捕食,细小纷杂的触须顺着海流的方向生长,这样它们可以捕捉到海水流动时带来的小海洋动物和植物或者有机质颗粒。
“此次采集到的柳珊瑚生长在深海,虽然外形与长在浅海的柳珊瑚差别不大,但其细胞抗压能力要强得多。”海洋生物学家李新正说,“蛟龙”号采集的所有深海海洋生物标本对研究海洋生态学、生物多样性、物种分类、海洋生物资源等都有很大意义。其中柳珊瑚对海洋药物开发有很大帮助,因为柳珊瑚中含有许多结构新颖、生物活性多样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查看全文:http://epaper.oceanol.com/shtml/zghyb/20130828/64399.shtml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