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东营市胜利经济开发区如何转方式调结构
山东东营胜利经济开发区在发展中立足自身实际,走出一条带有“辩证思维”的转型升级之路。实现产业从低端向高端攀升、从制造向创造转变,实现了凤凰涅槃般的新生。
舍与得
【镜头】山东永利精工曾是一家主要从事石油机械粗加工的企业。去年,与美国SB有限公司合作生产石油套管及油套管接箍产品。如今,它的厂房“躯壳”还与原来一样,但内部的设备技术等“心脏”部件已全部更新,旧机器近乎绝迹,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全自动生产线,从而实现了产品和技术设备双换代。
【延伸】通过市场的无形之手和政府的顺势而为,胜利经济开发区积极淘低、淘劣、淘小,舍得放弃一些低档次、高污染、小规模、高耗能、低效益的企业。近两年来,开发区关停粗放型企业十几家,关停了小企业小作坊8家。以高端石油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招商主攻方向,对高能耗、低产出的项目“拒之门外”,截至目前,已有20多家企业过不了“关”而被婉拒。
【思考】舍:舍弃眼前利益和传统发展方式。得:实现了产品和技术设备双换代。胜利经济开发区“以舍求得”,在转型升级中赢得了新生。
大与小
【镜头】走进科瑞高端产业园800台套系列油田特种机设备项目生产车间,只见一排排红色的油田特种车辆,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工人们身穿蓝色工装,正在组装和调试车辆。该产业园是开发区引进的重大项目之一,总投资123亿元。
【延伸】近年来,胜利经济开发区的外贸进出口增长迅猛,主要是得益于一批龙头企业的拉动作用。如科瑞集团今年上半年出口总额达3.9亿美元。在开发区以往推进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扶持大企业做大做强一直是一项突出的重点工作。在“抓大策略”产生成果的同时,开发区不忘“扶小育小”,每年安排专项资金,鼓励引导企业创造品牌。加大对科瑞油气工程技术开发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思考】大:规模以上企业转型发挥拉动效应。小:通过着力扶持中小企业稳基固本。开发区的中小企业不在少数,因此只有大与小实现全面提升,才能真正达到产业的转型升级。
质与量
【镜头】胜机石油装备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员工们正在进行一批4台新型注汽锅炉的安装。作为中石化唯一拥有国家A级锅炉制造许可证的生产企业,加快新型高干度注汽锅炉的研发和制造。新型锅炉与传统注汽锅炉相比,注汽干度平均提高10%,热效率达90%以上,大大提高了稠油的开发力度。
【延伸】胜利经济开发区从打造环境和政策扶持入手,对固定资产投资大、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力强的项目给予政策支持,按照规模化、集聚化、一体化的发展思路,着力培育以新能源新材料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科瑞集团、光伏太阳能、胜机、天东生化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迅速崛起,打造高新产业集群。截至目前,开发区企业开发自主知识产权产品42项,实施过亿元高新技术培育工程项目3个,计划总投资80亿元……
查看全文:http://www.sd.xinhuanet.com/lh/2013-08/27/c_117114849.htm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