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干旱全省渔业受灾 安徽全力组织开展抗旱保鱼

来源:中国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16:58:30 

7月下旬以来,安徽天气持续高温干旱,范围广,强度大,同期降水减少70%以上,其中江淮、皖南地区旱情严重,致使湖泊、水库蓄水锐减,池塘水位偏低,加之持续高温35℃以上,全省渔业生产损失较重。为此,自8月上旬以来,全省启动了抗旱救灾三级响应机制,各级渔业部门全力投入抗旱保鱼。

据调查,截至8月20日,全省渔业受灾面积152万亩,损失水产品5.8万吨,其中鱼种0.43万吨;旱灾已造成渔业直接经济损失约7.4亿元。 一是精养池塘受灾严重。长期干旱使得池塘蓄水少,养殖密度增大,鱼塘缺氧浮头现象普遍,泛塘死鱼增加,尤其是池塘养蟹和特种水产设施养殖损失严重。霍山县造成7家养鳗场死亡幼鳗60万尾、成鳗15吨、红虫(饵料)20吨,损失达810万元。 二是部分池塘、水库干涸。持续高温干旱,加之农田抗旱灌溉,淮河以南部分山区、岗区池塘和小型水库干涸,水产品损失严重。 三是渔业水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由于湖泊、水库水位下降,部分鱼类及濒危珍稀水生动物栖息场所锐减。同时,水体自净能力减弱,污染问题凸现,给水产养殖和水生动物生存带来严重威胁。

针对旱情,省政府及时召开农业抗旱救灾电视电话会议,省农委就抗旱救灾工作进行专门部署,各级渔业部门积极行动,及时组织干部技术人员深入池塘、养殖基地,扎实做好渔业抗旱救灾工作,尽力减少旱灾造成的损失。

一是全力蓄水保水。采取开沟引水、疏渠畅水、增泵提水、临时性打井等多种措施,最大限度地保证渔业生产用水。

二是加强日常管理。切实加强以水质调控和病害防控为重点的日常管理工作,科学增加池塘消毒和水质调节频次,加强巡塘,及时清除残饵、杂物,保证水质;加强病害预防和测报,及时做好死鱼无害化处理,严防暴发性疫情。

三是成鱼及时捕捞上市。合理调整鱼类存塘结构,及时起捕达到上市规格的商品鱼,减少水体负载,降低灾害

四是保护、调剂好苗种。重点做好鱼苗鱼种塘的引水保种工作,保证亲鱼和鱼种存活,保障水产苗种场的保种和生产储备能力。准确掌握苗种余缺情况,及时组织好余缺调剂,保证灾后有效补投苗种。

五是切实做好服务工作。各级渔业部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一线,分片包干,重点做好当前养殖的技术指导服务工作,科学指导对干涸池塘、河沟等进行清淤整修,保证灾后及时恢复生产……
查看全文:http://ocean.china.com.cn/2013-08/23/content_29804661.htm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