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东营垦利县唱响现代“渔歌”

来源:垦利县海洋与渔业局   发布时间:2013-08-22 11:30:53 

近年来,垦利县借助黄蓝两大战略叠加实施的有利时机,发挥海洋资源优势,秉承“科技兴渔”理念,坚持“生态、高效、品牌、可持续”发展道路,以现代渔业园区建设为总抓手,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海洋渔业经济总量迅速膨胀,质量效益显著提升。
该县全力争取上级政策项目资金,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档次。一是连续5年实施国家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优质鱼产业项目,累计争取省级以上资金4500万元,配套市县资金7300万元,吸引企业、社会投入资金10多亿元,建成标准化养殖池6万多亩,工厂化养殖车间2.32万平方米,大大提升了全县现代渔业基础设施标准化水平;二是连续9年实施渔业资源修复项目,累计争取上级补助资金3000多万元,在黄河口入海口近海增殖放流三疣梭子蟹、中国对虾、海蜇、菲律宾蛤、黄河口大闸蟹等名优品种,有效增加了近海渔业资源,促进了生物多样性和海洋生态环境的改善;三是积极争取省级以上海域使用金支出项目,先后成功申报实施了黄河口退养还滩、垦利县人工湿地整理改造、小岛河流域湿地可持续利用示范、东营黄河口生态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能力建设及生态恢复工程及黄河口生态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建设等13个项目,获得专项补助资金1800多万元,有效保护和改善了近海沿岸、湿地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该县大力推进现代渔业园区建设,不断完善渔业产业链条。高标准规划建设30万亩现代渔业示范区。淡水园区,以黄河口大闸蟹养殖示范基地为重点,加快推进10万亩淡水现代渔业示范区建设,打造黄河口大闸蟹核心养殖基地。园区内建成省级中华绒螯蟹原种场1处。海水园区,以海参养殖基地为重点,加快推进20万亩海水现代渔业示范区建设,重点建设了标准池塘养殖园区、工厂化养殖渔业园区、休闲渔业园区、浅海贝类增养殖园区等四大特色养殖园区,促进现代渔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高效开发43万亩浅海增养殖区,搞好18万亩海珍品养殖和30万水体育苗,突出抓好海宏集团工厂化养殖、育苗场一、二、三期工程后续建设、海珍品精深加工及海参生物饵料生产项目建设,在环渤海地区形成规模优势,发挥样板示范作用,打造集育苗、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化链条。
该县着力培植渔业龙头企业,提高渔业产业化水平。积极帮助企业上项目、扩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指导海跃、凯尔等龙头企业成功申报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项目,争取省级以上专项补助资金1000万元;加快推进景明5000吨/年黄河口特优水产加工项目、海跃1200吨/年海产品精深加工项目,确保年内投产试运营;抓好春和景明休闲渔业园区、和硕泥鳅产业化养殖、黄河口水产公司黄河口甲鱼产业园、新发国家商务中心开发建设,使其不断发展壮大,争取年底建成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0家。
该县努力做好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不断优化品种结构。在孤东十八号桥开展深海浮动网箱海参养殖试验,建成大型深水网箱30个,目前已投放不同规格海参苗种进行试验,长势良好;在烟台大学教学实验基地选择100亩池塘,开展上层网箱海参保苗、底层成参养殖、池底海肠养殖的立体养殖模式试验;在惠鲁公司小岛河北侧1000亩池塘内,投放1.6万箱海参苗种进行土池网箱保苗,降低海参苗种成本,提升苗种质量;在青岛农业大学实验基地进行美洲帘蛤养殖试验,面积300亩,目前部分已出池,收获美洲帘蛤80吨,产值80万元;支持省海水所建设1000立方水体,进行星斑川鲽养殖试验,投放苗种5000尾,目前苗种长势良好;在浅海适宜滩涂开展缢蛏浅海滩涂养殖技术试验,面积900亩,苗种现已长到约6厘米;在永安大闸蟹精品养殖区开展黄河口大闸蟹大规格养殖试验,试验面积100亩……查看全文:http://www.shuichan.cc/news_view-148005.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