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莱人工海河开发建设工程项目及投资估算
胶莱人工海河开发建设工程项目及投资估算
王润痒
(青岛泰杰海洋工程技术咨询开发研究院)
1工程项目和规模、标准
1.1工程概况
河道走向基本按原“胶莱”河河道。从莱州湾河口到胶州湾河口河道长
1.2港口
自北向南,莱州、昌邑、平度、高密和胶州沿线县市各建一个综合性地方港口,水深用主航道,挖入式港池(不占河道),5-10个货运泊位,3-5个旅游客运泊位,20-30个游艇泊位,并配备相应的装卸、通讯、水、电及辅建设施。另外围绕港口建临港工业区,本项目政府统一规划、资金来源为市场运作,故不计投资。
1.3交通
立体交通,2-3条铁路立交桥、10座公路立交桥、2座引水涵洞,10条输油、通讯、供电等河底管线、2座交通隧道。
1.4两端
两端各建1个大型抽水站、共2个,中间有2个大型淡水水库,对河道进行水源调节。
1.5河道两岸
河道两岸宽各
1.6前期工作
分海洋动力、河流水文、农田水利、环境保护、水陆交通、旅游、养殖、临河工业等,做大量调研、论证、试验、计算,从专题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总体规划、分项设计,到国家级省级专家评审立项等。
2工程投资估算
2.1河道开挖的土石方工程
土石方比例:土方70%、石方30%(工程作建材用)。土方单价20元/方,石方单价30元/方,其中石方考 1/2回收,即2亿方不计投资。总的挖方量:1300000000方(13亿方),
其中土方9亿方、石方4亿方(其中2亿方计算投资)
投资:9亿方×20元/方+2亿方×30元/方=180+60=240亿元
2.2航道疏浚和导流堤
航道疏浚两口各长
2.3河道立交桥、隧道、涵洞、各种管线 估算120亿元
2.4地方综合港口(5个)及临港工业区,市场运作不计入工程投资。
2.5河堤工程
防治土地盐碱化,河堤两侧打混凝土幕墙或插板,2×
2.6征地、征海、农渔业补赔
征地面积130公里×0.8公里(部分河槽免征)=104平方公里,每1平方公里合1500亩,共15.6万亩,两边各宽1km,征地39万亩,征地39+15.6=54.6万亩,每亩3万元,征地费54.6×3=1638亿元,青苗赔偿每亩1万元,共54.6亿元,海域补偿金,两端各10公里×2公里=20平方公里,共40平方公里,合6万亩,每亩按土地的1/3为1万元,共6亿元,故征地+青苗+征海=163.8+54.6+6=224.4亿元。
2.7抽水站、水库 每个抽水站5亿元,两个10亿元,水库两个20亿元,共30亿元。
2.8民房拆迁,居民安置 估算2.6万户,每户50万元,合计130亿元。
2.9河岸护坡、固坡、防护林带 30亿元
2.10前期工作费、管理费、实验费、科研费等30亿元
(详见工程投资估算表)
3工期 按上述项目全部完成工期10年,平均每年投资110亿元(考虑贷款付息)。
4经济效益的估算(从建成后第一年起算)
4.1土地增值
开发前按3万元/亩,开发后河道两边按5万元/亩,按河道两边各1公里为39万亩,39×2=78亿元,按10年摊销,每年为7.8亿元;
4.2水库淡水养殖 年利2×5=10亿元;
4.3两个海湾由于生产环境改善 增值2×10=20亿元;
4.4临河工业 年收入10亿元;
4.5航道、桥梁、隧道、过路费收入 每年10亿元;
4.6河道两侧土地发展生态农业造林和渔业养殖 每亩增值1万元,1×39=39亿元。
4.7其它收入5亿元
综上各项分摊在每年增值为(1~7)之和:7.8+10+20+10+10+39+10+5=111.8亿元,本项目在建成后10年内收回投资,以后沿河产业可每年创产值约100亿元。
“胶莱”人工海河开发建设工程投资估算表
序号 | 工程项目 | 规模和工程量 | 投资 (亿元) | 备注 |
1 | 河道开挖土石方 | 土方9亿方、石方4亿方 | 240 | 其中石方2亿方回收 |
2 | 港口航道疏浚、导流堤 | 两端各10公里 | 70 | |
3 | 航道立交交通 | 公路桥10座、铁路3座、隧道、涵洞、管线等 | 120 | |
4 | 河道港口 | 莱州、昌邑、平度、高密、胶州各一个,共5个 | 市场运作不计投资 | |
5 | 防渗工程 | 打预制合插板或 幕墙 | 70 | |
6 | 征地、用海、农渔赔偿 | 征地58.5、海域6万亩 | 244.4 | |
7 | 抽水站、水库 | 两站大型抽水站各一个, 中间水库2个 | 30 | |
8 | 民房、乡镇企业拆迁 | 2.6万户 | 130 | |
9 | 河岸护坡 防护等 | 30 | ||
10 | 前期工作费用 | 调研论证、专题研究、试验立项、各阶段工作 | 30 | |
总计(1-10) | 944.4 亿元 |
注(河道长按130公里计,平均每公里投资为72.6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