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历史上的海洋强国

来源:政工导刊   发布时间:2015-05-20 16:59:29 

海洋孕育了地球生命,也孕育着整个人类文明。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活动离不开海洋,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也必然将越来越多地依赖于海洋。走向海洋是世界所有强国共同的国家战略。

(一)

在奴隶制时代和封建社会早中期,扩大陆地版图是各国的主要战略目标。沿海地区的一些大帝国,则开始争夺海上通道及其周边海洋的控制权。在这个时期,古埃及、古希腊、波斯王国、古罗马、拜占庭、迦太基等国逐步形成了控制海洋的意识,陆续成为当时的强国。

古埃及最早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专制政权,它凭借先进的造船能力,建立了海上贸易船队,并组建了海军。图特摩斯一世时期(公元前1525~公元前1512年),埃及北进占据了叙利亚北部地区。图特摩斯三世率军沿地中海东岸北上,经过毕布罗斯,征服了北部城镇乌拉扎和阿尔达塔,把地中海东岸被占区各个港口变成了军需库。之后,又大规模入侵叙利亚和巴勒斯坦,不断出征努比亚,把埃及帝国的南界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通过在南方、东方和北方开拓疆土,地中海和红海变成了埃及的内湖。凭借着造船、贸易和海军三个优势,埃及一跃成为当时的超级军事强国。

古希腊通过先进的风帆船建造技术,开通了色雷斯、赫勒斯涝(今达达尼尔海峡)和黑海方向的贸易,建造了世界上最早的海港。公元前5世纪商业兴旺时,仅拜里厄斯港贸易总额就在2500~3000塔兰特(古希腊货币)之间。公元前12世纪初,西方第一次大规模的海上远征——特洛伊战争,就是为了控制黑海贸易而进行的一场争夺海上贸易通道的战争,也是人类建立海军之后的第一次远征。古希腊依靠其强大海军称霸克里特岛,控制爱琴海诸岛,建立海外殖民地,使本国商船自由地航行于地中海和黑海,成为该地区著名的海洋强国。

古波斯帝国在公元前6世纪兴起于伊朗高原。公元前550年,波斯国王居鲁士率兵赶走了亚述人,统一了伊朗高原,建立了波斯帝国。之后东征西伐,先后攻占了小亚细亚的吕底亚、新巴比伦、中亚、埃及,控制了巴勒斯坦和腓尼基。接着又进军欧洲,占领了色雷斯和黑海海峡,截断了希腊与黑海的交通,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

古罗马是延续千年的地中海强国。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初,它依靠装备精良的军队,逐步征服了意大利半岛。到公元前2世纪后期,罗马已扩张成为东起小亚细亚、西抵大西洋岸的地中海地区霸主。安敦尼王朝时期(96~192年)被称为帝国的“黄金时代”,它的版图东起幼发拉底河、西至不列颠岛、北至达西亚、南达北非地区,所有海岸和海军基地都为罗马帝国所管辖,整个地中海和周围的附属水域都成了罗马人的内湖,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公元5世纪。

395年东西罗马帝国正式分立,西罗马帝国以罗马为首都,476年灭亡。东罗马帝国以原希腊殖民城市拜占庭为首都,故称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帝国在7~11世纪期间完成了封建化过程,它以复兴罗马帝国、恢复昔日帝国版图为目标,建立了强大的海上力量,经过长期征战,其疆域范围已包括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叙利亚、巴勒斯坦、两河流域及埃及等地,成为中世纪地中海地区的大国。

迦太基位于西部地中海的主要海路上,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地中海的商业枢纽,当地居民素以航海和经商著称。其对外贸易范围之广,经营商品种类之多,所获利益之大,在古代世界极为罕见,其殖民城市和商业点几乎遍布西部地中海沿岸地区。公元前5世纪末到4世纪初,迦太基商人从米卡尔特石柱沿非洲海岸向西南推进,开拓殖民地,在非洲西北海岸建造城市,甚至到达了佛得角以南热带非洲的海岸。到公元前510年左右,迦太基人的贸易已向西扩张到北海和西非洲,并在几个世纪中掌握了地中海西部的海上霸权。

(二)

15世纪到17世纪中期,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的时期,这个时期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和英国成为典型的海洋强国。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欧洲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英国和法国成为世界强国,其中英国成为海上霸权国家。19世纪末,欧洲、美洲和亚洲的一批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英国、法国、俄国、日本、美国、德国先后成为世界强国和海洋强国。

葡萄牙是欧洲大陆第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凭着爱冒险的天性,葡萄牙人沿着非洲西海岸一路向南,基本控制了地中海与大西洋的交通要道。到16世纪初,已建立了一个从直布罗陀经好望角到印度洋、马六甲海峡至远东的庞大帝国,这个帝国东西横跨140个经度,从里斯本出发要经历70个纬度才能到达好望角,从好望角到波斯湾,航程达4000英里,从波斯湾经科摩林角、孟加拉湾、马六甲、爪哇到德那第又有15000英里。16世纪中期,葡萄牙又开始进军巴西,在巴西300年的殖民统治中,运走了价值6亿美元的黄金和3亿美元的钻石。大量的财富和强大的海军,使葡萄牙成为当时的海上强国。

雄心勃勃的伊莎贝尔女王统一西班牙后,决定资助哥伦布探险、麦哲伦环球航行。由于远征探险需要大量船只,所以造船工业发展迅速,使西班牙建立了世界一流的船队。到16世纪初,西班牙已拥有商船1000艘。为了保护商船队,西班牙又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海军舰队。16世纪初,西班牙侵占了西印度群岛等地,占领了墨西哥和中美洲各地,征服了南美洲的广大地区。至1550年,西班牙已统治了北美的大片地区、中美及除巴西以外的整个南美洲。1571年西班牙舰队在勒潘陀附近海战中大败土耳其舰队,赢得“无敌舰队”的称号。1581年,西班牙吞并葡萄牙,实力更加强大,成了名副其实的海上霸主。在进入拉丁美洲的300年中,共运走黄金250万公斤,白银1亿公斤。到16世纪末,世界金银总产量的83%被西班牙占有,巨额的金银使它得以长期控制国际金融市场。

荷兰充分发挥造船业的优势,设计出了一种造价更加低廉的船只,使其在货运中获得了更多的利润。到17世纪中期,已建立了一支拥有万艘船舶的庞大商队,其总吨位相当于英、法、葡、西四国的总和,被誉为“海上马车夫”。为了保护庞大的商船队,荷兰开始在太平洋攻击葡萄牙舰队,逐步将葡萄牙人从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马六甲赶走,后来又在大西洋与西班牙展开角逐,最终在当斯港击败西班牙舰队。荷兰还利用英国国内的动乱局面,夺取了北海和英吉利海峡的制海权,并在地中海和西非沿岸排挤英国人,垄断了欧洲的海运贸易。荷兰利用海上优势和商业霸权,于17世纪在航海、殖民、贸易等方面达到了全盛期,成为了欧洲经济的中心。

英国的海洋战略经历了发展海外贸易战略、称霸海洋战略、维持海上霸主地位战略、区域海洋战略几个阶段。在15世纪末的英西大海战中,英国舰队利用灵活机动的优势,战胜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17世纪中期,英国与荷兰发生了一系列海战,最终荷兰舰队被击败,英国的海上霸权初步确立。在1805年的特拉法加海战中,英国又战胜法国,真正确立了海上霸主的地位。到1870年,英国在世界贸易总额中的比重已占到25%,几乎相当于法、德、美三国的总和。与此同时,英国海军的规模也越来越大,1890年,其装甲舰和非装甲舰达254艘,总吨达89万多吨。到1899年,已达472艘,126万多吨。

美国独立之后,通过购买、兼并、武力占领等方式,把版图从230万平方千米扩展到920余万平方千米。后来,又根据马汉建立优势海军的思想,大力扩充了海军。到19世纪末,美国海军已拥有9艘一级战列舰,2艘二级战列舰,2艘重装甲巡洋舰,十几艘装甲巡洋舰,海军力量由世界第12位跃居第5位,一战爆发时,其海军实力已仅次于英国和德国。二战期间,尽管美国舰队受到日军重创,但在1944年时其海军仍拥有10个作战舰队,拥有各类航空母舰125艘、战列舰23艘、巡洋舰67艘、驱逐舰和护卫舰879艘、猎潜艇近900艘、潜艇351艘,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力量。战争结束时,美国的军事人员达1250万,其中海外驻军就有750万。而且拥有世界制造业总产量的一半以上,成为最大的商品出口国。

俄国在彼得大帝执政后,从瑞典人手中夺取了黑海和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从此迅速崛起。经过长期扩张,俄国成为横亘欧亚大陆、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1870年以后,俄国海军的舰船数量不断增加,到1900年达到191艘。但日俄战争后,其海军从世界第3位跌至第6位,被美、德、日三国超过。1905~1914年俄国除建成4艘装甲舰、4艘装甲巡洋舰、4艘炮舰、2艘潜艇、2艘布雷舰外,还建造了8艘战列舰、4艘战列巡洋舰、10艘轻巡洋舰、57艘驱逐舰和35艘潜艇,使海军实力大幅提升。二战中,苏联兼并了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从芬兰、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日本等国取得了部分领土,扩大了自己的版图,并帮助东欧一些国家获得解放,使社会主义形成了一个阵营,变成了一种世界体系。

德国在1867年创建了海军,到19世纪末,其舰队已从世界第6位上升到第2位。1908年,德国建成了“拿骚”级“无畏”舰,标准排水量达18873吨,主炮口径280毫米,航速达19.5节。一战爆发时,德国已成为仅次于英国的第二海军强国。这期间,其海军虽然遭到重创,但并未被彻底打败,直到二战战败,德国庞大的海军舰队才灰飞烟灭。

日本是一个典型的海洋国家。16世纪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日本丧失了经济政治主权。1868年,明治天皇上台后开始建立海军。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迈开了海外扩张的第一步。甲午海战之后,日本成为东亚海军强国。经过日俄战争,日本独霸了东亚海权,成为世界海军强国。一战爆发后,日本对德宣战,占领了德国在中国的据点青岛,接着又占领了南洋群岛,并把驱逐舰派到了地中海。二战中,日本的海上力量发展到了极致。其联合舰队拥有主要作战舰艇230余艘,其中航空母舰、战列舰10艘、巡洋舰38艘、驱逐舰112艘、潜艇65艘,拥有飞机1000余架。1941年12月7日的珍珠港之战,使美国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太平洋上的海军优势迅速落入日本人手中。接着又在马来海面全歼英国东方舰队主力,攻下了香港、马尼拉、新加坡,占领了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和缅甸的广大地区,并入侵印度。

(三)

二战以后,世界上虽然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海上战争,但争夺海洋控制权的角逐却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到冷战结束前,这种角逐主要表现为苏美两个超级大国的海上博弈。

二战结束后的十年间,苏联大量建造适合近海作战的水面舰艇、水雷部队、沿岸活动的潜艇和大力发展岸基航空兵。1954年,海军总兵力达50万人,拥有舰艇1900艘、飞机4000架、常规潜艇300余艘。但此时,苏联海军还仅仅是一个国土海军,只能进行近岸防御。戈尔什科夫担任苏联海军总司令期间,极力倡导大海军主义,先后建造了“莫斯科”级直升机母舰、“肯达”级导弹巡洋舰、“基尔丁”级导弹驱逐舰、“卡辛”级导弹驱逐舰,使海军实力大幅提高。1966年,苏联研制出了可与美国海军的“北极星”级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相媲美的Y级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接着又推出了更为精良的D级和“台风”级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成为世界上第二支能从海上发射战略核武器的海军。上世纪70年代,其海军舰艇实现了大型化、导弹化、核动力化的目标。1986年以后,由于苏联对海军作战指导思想进行了调整,开始向“少而精”的方向发展。苏联解体前,其海军编为两个远洋舰队(北方舰队和太平洋舰队)、两个内海机动舰队(波罗的海舰队和黑海舰队)、里海区舰队和列宁格勒海军基地。海军总兵力为44.2万人,拥有各型舰只1002艘,其中航空母舰5艘,巡洋舰17艘,大型反潜舰、护卫舰和驱逐舰87艘,战略导弹潜艇59艘、多用途潜艇165艘(含88艘核潜艇),拥有1638架飞机和561架直升机,仍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海军。

经过二战期间的快速发展,美国已具备从海上向地球任何地区投送兵力的能力。为了应对苏联的挑战,20世纪50年代初,通过签订各种条约和双边军事协定,美国在世界上已有152个军事基地,加上辅助基地、机场、军港及其他军事设施,多达2000多处,海外驻军总数达到58万余人。1981年,里根政府上台后,把海军建设放在最优先地位,海军舰艇从479艘增加到600艘,其中航空母舰15艘、战列舰4艘、弹道导弹核潜艇30余艘、攻击潜艇100艘,把“两洋舰队”发展成为“三洋舰队”,进一步巩固了海上霸主地位。同时,进一步占据海上战略要地。世界上有海峡数百个,其中适于航行的有130多个,而繁忙的海运要道仅40多个。1986年2月,美国海军宣布要控制世界上16个战略咽喉点,在海峡附近设置海、空军基地,日夜监视来往船只。一旦爆发战争,就可以通过控制这些海上咽喉,获得对各大洋的控制权。冷战结束后,美国海军有三分之一的兵力部署在海外危机地区,第七舰队驻扎在日本横须贺,始终保持一个航空母舰战斗群、一个两栖戒备群和一个陆战师,可随时执行威慑和作战任务。1995年7月又重组了第五舰队,在中东地区经常保持一个航空母舰战斗群和一个两栖戒备群,在欧洲地中海地区始终保持一个航空母舰战斗群和一个两栖戒备群。进入21世纪后,美海军仍将保持300艘高性能的战舰,其中包括12艘航空母舰、10个现役舰载机联队、1个后备役联队、12个两栖戒备群、50艘核动力攻击潜艇、14艘战略导弹潜艇、116艘水面战舰,陆战队保持三支高速机动的远征部队和一个后备役陆战师。虽然在数量上明显减少,但作战能力却明显增强。为了长期保持世界第一海军强国的地位,2005年美海军提出了未来30年的造舰计划。主要包括:2010年前,海军每年建造一艘驱逐舰,2020年前平均每年建造1.4艘驱逐舰,到2035年前将建造260~325艘舰船。规划还提到,2019年前,海军应将其水面战舰(包括护卫舰和濒海作战舰)的数量从现在的102艘增至145艘。

英国自始至终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结束时,其海军总兵力达78.3万人,拥有航空母舰51艘、其他作战舰艇2000余艘,另有登陆艇5500艘。20世纪60年代,为了保持世界一流的海军,英国把攻击型航空母舰作为海军兵力的核心,先后将两艘轻型航空母舰改为登陆直升机母舰。这两艘航空母舰连同原有的65艘登陆舰,成为英国海军两栖兵力的基础。后来建造的4艘导弹核潜艇,又成为英国核打击力量的基础。1982年,英国与阿根廷因为阿马尔维纳斯群岛主权之争暴发大规模海战。英国海军派出特遣舰队远涉南大西洋,动用舰船111艘,其中航空母舰2艘、作战舰艇44艘、核动力潜艇2艘、辅助船只22艘,还征用了大量商船和两栖运输船,出动“鹤”式战机42架,参战的海军陆战队及步兵旅官兵达9000人,另外还有一些特种部队。战争中,英海军“谢菲尔德”号驱逐舰和“加拉哈德爵士”号登陆舰等6艘舰艇被击沉,另有10艘舰船、34架战机受到重创。战后,英国海军战略作了局部调整,加强海军单独进行远洋作战的能力。1997年之后,英军走精兵之路,海军规模逐步压缩。

日本在二战之后,先后制订并实施了四期扩军计划,使海上自卫队拥有兵力46666人、舰艇147艘、飞机340架,可以担负中远海的反潜护航作战任务。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舰队的综合作战能力已超过英国海军轻型航母编队的作战能力。据日本《追求》杂志报道,日本海上自卫队现有30艘扫雷艇;50艘护卫舰几乎都以反潜为重点,还有100架以上P3C型反潜巡逻机;有16艘性能优越的潜艇,“亲潮”级潜艇是世界上采用电池驱动的最大的潜艇,战斗能力可与核潜艇相媲美;研发的F-2战机在很多技术指标上超过美F-16战机。日本还十分重视发展海洋科学技术,积极勘探开发本国海域的煤田、石油天然气、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开发包括波浪能、海流能等海洋能源资源,探索开发公海大洋的渔业资源和多金属结核、多金属硫化物和深海生物基因资源。积极支持造船工业和海洋运输业的发展,使船舶大型化和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在大型船舶的制造上一直居于世界前列。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和利用海洋的民族,中国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在历史上曾长期处于世界前列。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就曾到达朝鲜沿海许多地方,并远航到了日本。秦汉时期,中日之间出现了大规模的海上交往。北宋时期发明的指南针,极大地促进了人类航海事业的发展。元朝时期,国家大规模建造战船、组建水军,其水军规模达7万人,拥有战船500艘。明朝初期,国家改变海禁政策,组建了远洋舰队,派郑和七下西洋远航,通好亚非诸国,最先开辟了由中国到非洲东岸的航路,比达?伽马发现由欧洲到印度的航线早79年。两次鸦片战争中,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也使朝廷中的有识之士猛醒,开始认识海权的意义,于是掀起了“洋务运动”,创办军工,筹备船政,培养海军人才,组建北洋、南洋、广东、福建4支舰队。到甲午战争前夕,历时26年,共建造各类舰船55艘,这在中国的造船史上是空前的。

进入21世纪后,海洋的战略地位日趋突出,各沿海大国纷纷把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环境列为本国的重大发展战略,海洋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目前,我国已经把“建设海洋强国”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远景目标纲要,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宏伟目标。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一个现代化的海洋强国一定会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查看全文:http://chn.chinamil.com.cn/2011zgdkan/2013-08/15/content_5442203.htm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