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胶莱人工海河项目前期预研工作的建议
关于开展胶莱人工海河项目前期预研工作的建议
韩寓群省长并省政府:
“胶莱人工海河”构想提出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省内外有关领导、专家的广泛关注和
支持。近期,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邀请了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国土资源部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山东省社科院海洋经济研究所、青岛市水利局、山东省航运设计院等单位的1 5位专家(其中院士7人)在青岛就胶莱人工海河项目前期预研方案进行了认真的论证和研讨,现将论证意见和建议向省政府领导汇报如下:
一、“胶莱人工海河"是以人工调控方式改善环境的创新思路
莱州湾、胶州湾分处渤、黄海,是两个半封闭的内湾,由于两湾水体交换能力弱和长期受陆源排污影响,近二十年来海洋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成为生态省建设的两大顽疾。在这个大背景下,该构想提出由传统的以治污为主改为“治”、“疏”并举。一方面继续加大治污力度;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海洋自净能力,通过开凿人工海河,贯通胶莱两湾,增强两湾水交换能力,改善半封闭海湾的生态环境。与此同时,人工海河还开通了一条由黄海进入渤海的便捷通道,缩短海上通航距离2000多公里,新增黄金海岸线200多公里,利用海河通道还可以带动潮汐发电工程、海河港口群、旅游观光区、生态经济带和城市走廊建设,其生态、经济、社会等综合效益将会显著凸现。与会专家认为这是一个治理海洋环境与开发区域经济相结合的创新思路;对加快生态省建设,构建大而强、富而美的新山东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值得充分支持和肯定。
二、发挥山东综合优势,选择关键问题进行前期预研究
胶莱两湾之间有胶莱河相连,地势平坦,工程建设有较好的条件。胶莱运河,古已有之,元、明代就曾建胶莱运河进行漕运。以现代工程技术水平建设胶莱运河不存在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但是,“胶莱人工海河"项目涉及到黄海和渤海两大海域,涉及到海洋、环保、水利、土地、交通、城市建设等多个行业和部门,涉及到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经济格局、社会环境的重大改变,其前期研究所面对的问题极富挑战性。从目前看,项目立项及正式开展可行性研究的条件尚不成熟,其中一些关系项目能否成立的关键问题还难以定论,亟需开展专题研究,如胶莱人工海河流路选线、水动力可行性以及项目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分析等。通过有选择的先期研究,一则可以加深对一些问题的认识,释疑止争;二则可以从实际出发明确海河建设的主导功能;三则可以促进相关领域科技工作对本区域的研究;四则可使更多的人关注黄渤海、胶莱两湾生态环境问题,寻求生态整治新途径。总之,前期研究将会为区域经济和相关领域研究提供一个良好平台;为渤海生态环境整治提供有益的探索,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参考,无论预研是否得到肯定性结论,其研究都将具有明显的科学意义和重要的社会。 综上所述,鉴于该项目对生态省建设和山东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影响,建议选择有限目标、政府投入少量经费,尽快开展前期预研工作,探索并弄清楚项目的几个关键问题,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附呈以下材料供领导决策参阅。
附件一:胶莱人工海河项目前期预研方案论证会专家意见
附件二:胶莱人工海河项目前期预研方案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院士 刘瑞玉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丁德文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 文圣常
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院士 赵法咸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 所长、研究员 相建海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局长、研究员 王志远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所长、研究员 孙书贤
二O O五年八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