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音乐学府奏响“蓝色之乐”
最高音乐学府奏响“蓝色之乐”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日前,一场名为“蓝色之乐”的海洋主题音乐会在中央音乐学院琴房楼演奏厅举行。作为中央音乐学院第十六届艺术管理策划制作周的比赛场次之一,此次演奏以丰富的曲目,展现了海洋文化的魅力,并荣获“最佳创意策划奖”。
海洋之“晨、午、夜”
海洋之晨、午、夜,一天中的三个时段,被设定为演奏的三个主题。
晨。多媒体背景屏上红日初升,海面微波荡漾。随着肖邦轻柔的《夜曲》奏起,世界渐渐醒来,轻快的钢琴曲《水之嬉戏》使人们仿佛听到浪花的飞溅,诗歌朗诵《我们一起去看海》则将听众带到了海边,倾听大海的呼唤,感受海洋的胸怀。
午。烈日高照,鱼儿游弋,浪打沙滩,《海滨音诗》仿佛使人听到沙滩上虾蟹的窸窣,而贝多芬的《暴风雨第一乐章》则带来暴风狂啸,海波翻腾,船儿在海浪中奋勇穿梭。待海面回归平静,海面下的《角鲨》又将气氛推向紧张。最后,在诗歌《海燕》朗诵者高亢的声音中,这一段演奏画上了休止符。
夜。天渐渐暗了下来,《深深的河流》《海的呢喃》《帕凡舞曲》带人们进入宁静的夜。在月光下、沙滩上,静静地聆听海的倾诉,听它将世间这亿万年的变迁娓娓道来。细细咂摸,品味人与自然的真谛。
音乐会的“背后”
本场音乐会是第十六届艺术管理策划制作周比赛场次之一,管理策划制作周是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音乐艺术管理专业从2003年开始推出的学生实践活动,迄今已举办16届,累计设置过上百个演奏会的主题,而“蓝色之乐”是第一个以海洋为主题的演奏会,且作为压轴场次出演,荣获“最佳创意策划奖”。
“蓝色之乐”的策划是艺术管理策划专业大一学生龙婧的处女作,大一学生于雪莹、陈欢欢协同制作。本届制作周首次以大赛模式展开,共分为8场,由制作人自由选择主题发挥。抱着对大海的热爱,她们策划了以海洋为主题的“蓝色之乐”。
制作人龙婧来自远离大海的新疆伊犁。从小没见过大海的她,却对大海心驰神往。《海洋》《海上钢琴师》《少年派奇幻漂流》等影片为她种下了深深的海洋情结。她从电影中感受到了大海的美丽与神秘,被大海的魅力深深吸引。
海的“召唤”
作为一场艺术类院校内部的音乐会,“蓝色之乐”的听众不算多,但氛围温馨。听众既有本校的师生,也有应邀前来的亲友,以及一些艺术团体的成员,还有家长带着刚刚参加完音乐考试的小朋友,来感受海洋文化的魅力。
2012年年末,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国家海洋局宣传教育中心等单位积极行动,联合主办了第一届“海洋”主题中国新年音乐会。现在,作为最高音乐学府的中央音乐学院也瞄准海洋,在炎炎夏日中送来清新的海洋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