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向国际化拓展的前沿阵地

——读《建设海上中国纵横谈》

来源:王复三   发布时间:2015-05-21 03:28:02 
世纪转换,百年一遇。世纪转换的时刻,意味着人类将进入自己的历史进步的更高的文明层面。在这样的时刻,以什么样的视角和眼光迎接新世纪的到来,人们总是希望听听那些知名度很高的有识之士的声音,从他们的见解中汲取有益的思想启示。然而也应该注意到,一些闪光的乃至卓越的创新见解,往往出自于某些并非专业研究工作者并且没有较高知名度的人们之手。山东省海洋与水产厅渔政处处长王诗成撰写的《建设海上中国纵横谈》一书,就是一部具有重大开拓意义的著作。这部兼备理论学术性和可操作性优点的著作出版后,很快在广大读者中产生了一个不小的轰动效应,为迎接新世纪的到来,献上了一份厚礼。

有关《建设海上中国纵横谈》一书的内容和结构,在若干篇评介此书的文章中,都以不同的方式作了较详细的介绍。那么,《建设海上中国纵横谈》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开拓型著作,其创新意义究竟表现在哪里呢?这是着实需要做一些认真思考的。依笔者所见,这部著作的突出的创新之处及其根本性意义,就在于把海上中国作为中国向国际化拓展的前沿阵地,并为构筑这个阵地的发展目标作了整体设计与构思的工作。具体地说,该书给人们提供的理论启示和思想启示,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正确认识和把握海洋以及海洋经济的开放特性,确立向国际化拓展的战略目标取向。

人类共有一个海。这句话多次在该书作者的笔下出现,显然不仅仅是表达了作者发自内心的、寄托于大海的深情厚谊,而且更加寓意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海洋以及海洋经济的特性的正确认识和把握。正如作者所说:海洋经济具有公有性、流动性和立体性,海洋有史以来就是人类共有的海洋经济是世界的纽带。的确,海洋以及海洋经济,以她特有的开放性和公有性,具有将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的人们联系在一起的功能。

这是有史为据的。

人类文明的发祥地,最早的时候大都在属于亚热带、有大的河流的那些地区,如埃及的尼罗河流域,西亚地区的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等等。也有一部分人类文明发祥于林木茂盛、水草丰富的高山地区,如中国的龙山文化。概而言之,最早的人类,其生存主要是依赖于大自然的赐予,表现了当时的人们尚无摆脱自然奴役的能力。

人类走向海洋,是同人类摆脱自然奴役的能力的提高相联系的。这个过程,迄今至少经历了3 000余年的时间。其中有突出的时代意义的海洋文明是,公元前1600年前后的爱琴海文明;公元前5世纪至4世纪的地中海文明;15世纪开始的大西洋文明。这几个海洋时代,每前进一步,都在新的历史文化层面上凸现了海洋与海洋经济的开放特性。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类由彼此孤立的、封闭的、地方的民族历史,转变到开放的、普遍联系的世界历史,是以海上航路的开辟为历史起点的。从l5世纪起,在商业资产阶级拥有较大实力的葡萄牙、西班牙等西欧国家,基于向外开放和扩张的要求,为了打破当时的波斯帝国设置的陆地封锁,被逼上海上探险的道路。继1492年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发现东印度群岛之后,1497年,狄亚士经海路到达好望角;l498年,达·伽马横渡印度洋,把葡萄牙的国旗插到印度的土地上。1521年,麦哲伦从海上航路环球一周,标志着人类完成了开辟海上航路的伟大事业,意味着人类以往那种各自孤立、封闭的历史已经从根本上结束了,以国际化联系为主题的世界历史的新纪元业已开始。

值得一说的是,在哥伦布西渡大西洋之前87年,即从l405年起,中国人郑和就已开始了历时28年的七下西洋的航海活动,把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队驶向西非洲海岸。然而,郑和的使命不是为了开辟中国向外开放的海上航路,而纯粹是服务于天朝帝国的所谓“扬威”政策。正是由于这个缘故,当郑和的船队在印度洋兜了几阵风返回之后,当时的明朝成祖皇帝就下令把国门关闭起来了。也正是从这时起,曾经是世界民族之林中的佼佼者的中国,没有跟上世界历史的主旋律,与大踏步走向世界历史大潮的西方国家相比,表现出鲜明的时代反差。数百年时间过去了,西方濒海的国家,沿着国际化拓展的道路,发挥其海洋经济的优势,成为经济发达国家;而自高自大的中国封建统治阶层,则由于对海洋经济敬而远之,结果是将中国游离于世界历史大潮之外,长期裹足不前。这种越拉越大的反差的情景,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的方针,才真正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机。

《建设海上中国纵横谈》一书的一个突出的引人之处,就是基于对人类海洋文明的时代演进的历史考察,把海上中国的建设置于世界文明纵向推进的大背景下,进而指明了建设海上中国的战略取向意义。作者认为,建设海上中国的战略意义,就是在发挥我国沿海现有的外向型经济带的优势的同时,促进海洋产业中技术密集型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建立各种外向型的经济开发区,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使沿海地带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快、外向度最高、最有活力的地区”。按照作者的这一思路,我们可以认为,“海上中国”建设的根本意义,就在于把海洋经济作为实现中国国际化拓展目标的前沿阵地,充分利用海洋的开放性特点,把中国引向当代世界历史的大潮。

第二,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加速提高中国海洋生产社会化的程度和水平。

《建设海上中国纵横谈》用较大的篇幅论述海洋产业。作者谈到:为了与国民经济统计口径相衔接,笔者在建设海上中国的构思中把海洋产业划分为海洋第一产业、海洋第二产业、海洋第三产业。”进而具体阐述了海洋三项产业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如何划分海洋产业,并对不同的海洋产业做出符合海洋经济特点的规定,这是一个有待于深入探讨的问题。该书的作者,沿用人类历史上三次产业的名称,将其移植到海洋经济的领域,这可以说是一种理论尝试。这种尝试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具有科学性,可以暂且不论,但有一点是应当肯定的,即仅就作者构思海上中国的理论框架的方法而言,至少有助于为人们提供一种理论视角,这种理论视角因其符合产业化和生产社会化演进的规律,所以有它的科学根据。

对于人类文明史的研究,可以允许有不同的理论视角。产业分化和生产社会化的历史演进,是考察人类文明史的理论视角之一。社会的分工分业,是产业分化和生产社会化发育的历史前提。在以农业为单一产业的前期自然经济的历史中,是不能长出生产社会化的参天大树的。西欧是分工分业和产业分化的典型地区,在这个地区,随着分工分业的明晰化和产业分化程度的提高,作为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产业素质的提高的表征的生产社会化,便由初级的胚胎发育形态向高级的系统发育形态演进。而生产的国际化,则是生产社会化发展到现时代的历史形式。这是为世界产业史所证明了的客观进程。在中国,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长期以来把农业作为惟一的产业,排斥农业以外的其他产业。由于缺乏分工分业,历史上的中国农村,生产的社会化仅仅有一些简单的萌芽形态。中国农村改革的巨大功绩之一,就是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开辟了农村分工分业的空间,由此造就了农村生产社会化发育的历史前提。乡镇企业的堀起,标志着中国农村形成了生产社会化胚胎发育的支柱形态,并进而向配套发育的社会化服务产业拓展。在今后的l5年中,根据现代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随着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的调整重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必将把中国农村生产社会化推向现代系统发育的层面。

依据人类产业分化和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历史经验,对于海洋经济的研究和海上中国建设的理论构思,也必须紧紧抓住生产社会化的历史演进这条红线。而这里有一个如何完成从传统的海洋产业观念向现代海洋产业观念转变的问题。

按照传统的海洋产业观念,渔业是惟一的海洋产业,这正如把农业看做是惟一的农村产业一样。由于受这种观念所限制,在对海洋经济的指导上,就会被自觉不自觉地引向一种思想误区,也就是把发展海洋经济的眼光仅仅放在海洋渔业上。该书提出海洋一、二、三项产业的观点,有助于打破传统的海洋产业的观念,从而开阔了海洋产业分化的视野,展示了海洋产业结构优化的前景。

从人类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历史轨迹来看,只有当第二产业从以轻纺工业为主的工业化初级阶段,推进到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工业化中期阶段,由此奠定了强国的工业基础之后,生产的社会化才能达到现代系统发育的程度和水平。作为海洋经济的第二产业,是否也会像历史上的第二产业那样,经历自身的两个发展阶段,这是一个有待于根据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探索的问题。从以往海洋经济的发展历史来看,随着第一产业的渔业的发展,相应地出现了作为海洋第二产业的水产品加工业、船舶与海洋机械制造业。盐化工业的历史也比较悠久。海洋油气业、海洋矿产业以及海洋药物与保健食品业等新兴的海洋产业,则是在总体上随着生物工程、海洋工程的起步而开始有所发展的。这些新兴的海洋产业,其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因为受到海洋科技条件的制约,目前还不能说已经成为海洋第二产业中的主导产业,这就使海洋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受到产业素质的限制。由此可以设想,当新兴的海洋第二产业,在先进的海洋科技的引导下,逐步形成了规模,并在规模化的基础上强化其专业化改造,进而在这些产业领域开辟出一条集团化推进的道路时,海洋生产社会化才会达到其自身系统发育的阶段。“海上中国”建设的根本任务,看来也就在这里。

《建设海上中国纵横谈》一书虽然没有从生产社会化的动态进程上预测这个前景,但该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于向人们展示了海洋产业分化和产业结构优化的现实基础。人们从作者论述的这个基础性事实中,有可能进而对海上中国生产社会化的动态进程和阶段性发展作出理论化的思考。万事开头难,在构思“海上中国”的发展路子这个重大课题上,王诗成走出了最难走的开头一步。

第三,确立宏观驾驭意识,强化海洋管理。

《建设海上中国纵横谈》第九章集中论述了海洋管理问题。作者认为:人类要从海洋中获取最佳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对开发利用海洋的各种活动进行计划、指导、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这就是海洋管理”。

作为该书的作者王诗成,他之所以把海洋管理放在海上中国建设的重要地位,这一点不应仅仅看做是他本人的职业偏好。当然,职业的敏感,也是作者特别注重海洋管理的一个原因。王诗成是一位中国海洋事业中脱颖而出的优秀渔政工作者,他为山东省的渔政管理做出了受人称颂的贡献,为中国的渔政管理提出了一系列颇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正因为如此,作者关于强化海洋管理的思路和对策,受到渔政工作者和海洋经济政策指导部门的高度评价。然而,在我看来,该书有关海洋管理的思想价值还不止于此。应当看到,这部著作还向人们提供了一个重要启示,就是在“海上中国”建设和海洋经济发展上,必须确立宏观驾驭意识,充分发挥社会宏观驾驭主体的功能。

论及到发挥社会宏观驾驭主体的功能的问题,不应仅仅看做是解决某些迫切的现实问题的要求,而应归根到底把它看做是经济与社会综合发展的要求。中国拥有4727万平方千米的自然海域,南起北仑河口,北至鸭绿江口,海岸长达l8万千米。在这样的地带上,既要解决与邻国之间的海洋权益问题,又要解决国内省与省、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海洋权益问题。各种涉及渔政管理的问题,随时都会纷至沓来。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建设海上中国纵横谈》一书所提出的海洋管理问题,不只是局限于常规范围的渔政管理问题,而是把眼光放在对海洋经济与社会综合发展进行宏观加强的思想层面上。

人类社会的发展,既要遵循经济活动中的自然组织机制的作用,又要发挥具有宏观驾驭主体的组织机制的权威作用。正如生产过程中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必须体现有序化的要求一样,社会分工分业和产业分化越是明晰化,越是需要一个有权威的宏观驾驭主体。从这个意义上说,提高社会宏观驾驭主体的权威度,是经济与社会综合发展和协调发展的要求。海洋经济的发展也不例外。在这方面,我们要借鉴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拿美国、加拿大等国家来说,他们以法规的力量,保护近海渔业资源,绝对不允许对近海鱼群滥施捕捞。这种有权威的驾驭,体现了海洋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要求。在这些国家,不存在我们国家前几年那种竭泽而鱼的社会病态问题。我国是一个在发挥组织功能上有着更大和更多优势的社会主义国家,理应形成较之西方国家更有权威性的社会宏观驾驭主体。例如,在合理开发利用海洋及其资源方面,应该服从“海上中国”国际化拓展的战略目标和长远大计,决不应为人们的眼前的局部利益所驱使而听之任之。

正是从宏观驾驭的思想层面上,该书提出了强化海洋管理的5项对策,即理顺海洋管理体制;加强海洋法制建设;实施海洋减灾战略;功能区划与许可制度;加强海洋环境保护。这5项对策选择,都富有宏观战略驾驭的深远意义。时至今日,为了建设好海上中国这一跨世纪和新世纪的浩大工程,我国应确定好指导海洋经济的宏观驾驭部门,赋予其宏观战略驾驭主体的权威职能,在开拓海上中国的事业中发挥其特有的作用。

以上是笔者从《建设海上中国纵横谈》一书中得到的几点启示。任何一件开拓性的事业,都不可能一下子做到尽善尽美。该书作为一部开拓型著作,其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在我看来,该书的不足之处,在于全书的主题尚不够突出、不够鲜明。只有主题鲜明,才能把宏伟的思想一贯到底。“海上中国”作为实现中国国际化拓展目标的前沿阵地,似应突出国际化拓展这个思想主题。只有在国际化拓展这个当代世界历史的整体环境中,只有在世界历史的这个制高点上,才能确定和把握“海上中国”建设的战略定位、战略目标和战略对策。尽管有些不足,但瑕不掩瑜。良好的起步等于成功的一半。王诗成作为中国海洋经济研究领域的一位出类拔萃的学子,已经在这片待开垦的处女地上推出了他的第一部处女作。我们期待并且相信他在不畏艰险的科学道路上走出新的、更加坚实的一步。

(作者系山东大学21世纪山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原载于1996年出版的《迎接海洋世纪——

建设海上中国纵横谈评论集》)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