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镜语”记录三沙

来源:孙莉   发布时间:2015-05-20 17:07:12 

镜语,是指摄影中的镜头语言。2008年第一次走进三沙,周晓刚就被这个神奇的地方深深吸引,开始用镜语展现三沙的美景、风土人情和历史变迁。
记者 孙莉
周晓刚是职业摄影人,6年来他20余次走遍三沙拍摄,积累了大量珍贵的岛屿、岛礁和海洋生物等影像资料。他的镜头里有南海五光十色的鱼虾蟹贝、珊瑚等海洋生物;有晨曦朝阳、落日余晖等自然风光;有守礁官兵和渔民日常作息的风土人情;也有古石碑、法国炮楼遗址等人文景观,还定格了三沙市挂牌成立、中国公务船在曾母暗沙举行升国旗和宣誓仪式等珍贵的历史瞬间。
影像中的三沙日新月异
“这是2008年我拍摄的西沙遗址——法国炮楼,如今这里已经建成一座美丽的渔港。”在上海科技馆举办的“三沙我美丽的家乡——周晓刚摄影作品展”上,周晓刚对记者说。他穿着一身摄影家标志性的摄影服,皮肤晒得黝黑,浑身上下透着他军人出身的爽朗劲儿。
“这些三沙的摄影作品是首次向公众
展示。一些作品里呈现的景象现在已经不见了,有些海洋动植物受自然气候影响消失了,有些遗址因建设需要增添了新风貌。”周晓刚告诉记者。
台湾海洋大学海洋文化研究所所长安嘉芳在观展后说:“我们应该庆幸看到了作者拍摄的蛮有研究价值的三沙地质生态和渔民生活的作品,这是研究当地海洋资源、海洋地理和历史文化的珍贵原始资料。”
2013年农历新春,周晓刚和三沙市永兴岛留守的渔民一起开开心心地吃了顿年夜饭,这是三沙市成立以来,岛上居民的第一顿年夜饭。他说:“三沙设市以来,我已经去了数次永兴岛。如今岛上设施齐备,居民生活有保障,和之前拍摄的图片对比,可以切实感受到三沙的民生、社会、经济等各方面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周晓刚抚摸着手里的相机说:“从部队学摄影当宣传兵到现在,我用的摄影器材已经淘汰了十多次,从最早的120、135相机到如今功能齐全的数码相机,这也从侧面凸显了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追赶台风的人
谈起摄影经历中的艰辛和不易,周晓刚表现出一种探险家历险之后的兴奋:“进三沙巡航拍摄遭遇过六七次台风,好在我不晕船,台风把我吹倒在甲板上,我还紧紧抱着相机。事后看我拍摄的台风冲击船体的画面,很精彩也很令人难忘,大伙都说我是追赶台风的人”。
2009年4月,周晓刚乘坐“琼沙3”号公务船去西沙执行摄影任务,遭遇了持续发力的强台风,永兴岛的风力达到12级,所有人员滞留岛上一个月,在缺水少粮的状况下,一直坚持到救援物资的到来。
每当台风来袭,周晓刚就会趁风力稍弱时来到码头,他爬上灯塔,透过观察孔捕捉拍摄台风肆虐海岛的景象。“有一次,我在灯塔里看到台风掀起层层巨浪咆哮而来,十多米高的巨浪把灯塔的顶端都吞没了,这惊心动魄的场面,让我感受到自然的力量、人类的渺小和海岛生态的脆弱。”
国旗飘扬在祖国最南端
这是周晓刚认为最珍贵的一张照片。画面上,迎着晨曦,海南省三沙考察团全体人员正注视着五星红旗升起在祖国最南端的曾母暗沙海域。这是2013年5月6日~5月14日,海南省委副书记李宪生率省政府三沙考察团,对三沙市相关岛礁和海域进行实地考察并慰问守礁官兵和渔民,周晓刚作为摄影记者随行报道时拍摄的图片之一。
周晓刚说,当看到考察团成员注视着国旗庄严宣誓:“我们愿用生命和鲜血捍卫主权和尊严,我们愿用智慧和汗水建设美丽富饶的三沙”的场景,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绪便在他心底油然而生……查看全文:http://epaper.oceanol.com/shtml/zghyb/20130703/62883.s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