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很多人来说,牡蛎很美味,但对渔民来说,它却是船舶的“隐形杀手”,常常附在船底,越附越多,铲了又来。现在,这些除不尽的“隐形杀手”终于遇到了“克星”。浙江宁波一家企业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合作的科研项目“环境友好型防海生物附着涂层材料及应用示范”被列入国家“863”计划,日前正式启动投产。该项目将给渔船穿上“铠甲”,牡蛎、藤壶就难以在船底安家了。
一直以来,如何防治海洋附着生物而又不污染海洋环境是各国科学家头痛的问题。“海洋中有4000多种污损生物,严重时船舶底部每平方米会吸附80公斤生物。”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博士赵宁介绍说,以一艘2.5万吨的轮船来说,5%的生物污损就需要有17%的能耗。海洋生物不仅增加轮船油耗,还会导致轮船传感器失效、堵塞养殖网箱的网眼。此外,附着船底的海洋生物还会破坏漆膜,加速钢板的腐蚀,增加了船舶的维修保养次数和时间,降低了船舶的在航率。
赵宁说,有渔民不胜其扰,甚至用上了土办法,在涂料里加入“DDT”(一种农药),刷在船上。这虽然防止了海洋生物来附着,但DDT有毒性,会让许多“无辜”的海洋生物遭殃,还污染了海水环境。
据赵宁介绍,迄今为止,涂覆船舶防污涂料仍然是防止海洋生物附着最经济而有效的措施。“环境友好型防海洋生物附着涂层材料”项目是以纳米氧化亚铜的宏量稳定制备技术和在涂料体系中的均匀分散技术为突破口。目前,包括国外的氧化亚铜船舶涂料都存在颗粒大、流失率高的问题,而将氧化亚铜纳米化后,像粉末一样融入到油漆中,流失率仅有15%,价格也将下降20%以上,使用寿命在5年以上。刷一次这种新涂料,就像给船舶穿上了“铠甲”,牡蛎、藤壶等附着生物就不会来安家了。
据悉,项目组已在海中挂板测试平台对这种涂料进行了测试。一张A4纸大小的铁板涂上涂料后挂在海中1年多,最近刚拉起来看过,上面什么附着生物也没有……查看全文:http://epaper.oceanol.com/shtml/zghyb/20130627/6266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