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浙江舟山群岛·中国海洋文化节休渔谢洋大典侧记
面朝大海,巍峨的岱山海坛上螺号长鸣,昨天上午9时30分,329位身着传统服装的渔家汉子满怀着对大海的感恩徐徐走来,拉开了休渔谢洋大典的帷幕。
祭火点燃,渔家的祭品饱含了渔民兄弟的深情,答谢着海的馈赠。祭上悬于渔船桅杆之上以求万事通达的平安旗、献完护身辟邪求吉祥如意玉龙柱。随后,虔诚而又华美的祭文在祭坛上空回荡,敬香、敬酒……来自秀山的船老大石其军与其他328位参加祭祀的渔民兄弟一起,将自己对海洋无限的敬意献上。“祭海大典办了7年,我来了7次,对阿拉‘抲鱼人’来说,有什么能比祭海更重要的? ”石其军告诉记者,从报名、排练、彩排到最后参加大典花费了他近一个月的精力,而这一切在他看来都是理所当然的,因为祭海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心中那份对大海的感恩之心。
参加完祭祀的船老大照例都能获得一面平安旗,第二天这面平安旗将被悬挂在渔船驾驶室最显眼的地方,除了祈求平安,平安旗还含着大海的馈赠和渔民的感恩,这是千年来渔民和大海的约定。海坛上响起雄壮的渔歌号子,号子声中渔民们齐心协力将船锚收起,一个汛期的劳作让他们的船舱满是丰收,此时他们要起锚回港,渔歌中也带着欢快的节奏。回到渔港,卸下满舱的渔获,尽情的庆祝之后,渔民们开始将帆篷落下,将摇橹挂起……
“落篷挂橹,千帆归港;休渔养海,生灵欢畅。休洋是阿拉‘抲鱼人’对大海最好的善待,也是对大海最好的感恩。 ”从小渔工到船老大,30多年以海为生的本次祭海大典司仪赵鼎善,对大海有着很深的感恩之情,在他看来最好的“谢洋”莫过于严格实行国家的休渔政策,加大增殖放流的力度。“这几年来休渔、放流等养海措施力度不断加大,不仅让渔民们看到了实效,更是让大家懂得养海是最好的谢洋。 ”
谢洋大典上,一群渔家孩子手捧鱼缸缓缓步入海坛,在将鱼苗放归大海的那一刻,渔家孩子心中善待海洋的种子已经埋下……查看全文:http://www.shuichan.cc/news_view-137116.html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