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亿年前生物大灭绝与古海洋透光层的硫化氢污染有关

来源:辛 晔   发布时间:2015-05-21 03:29:47 
中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国科学家研究生物分子化石发现:2.5亿年前生物大灭绝与古海洋透光层的硫化氢污染有关。并于美国《科学》杂志公布了这一成果。

地球生命演化史上曾发生6次重大的生物绝灭事件,其中2.5亿年前的那一次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此次事件中,海洋生物种类降低一半,生态系统也彻底更新,成为地球历史从古生代向中生代转折的里程碑。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曹长群博士介绍,检测分析岩石中保存的生物分子化石,是探索早期生命特征的重要地球化学手段。2003年,澳大利亚科学家葛瑞斯先从帕斯盆地的岩芯样品中发现来自于绿硫细菌的特征分子化石,并在其中发现其他单烃分子的有机碳同位素和岩石中的硫同位素、铁离子丰度等都出现异常变化。绿硫细菌适合生存于厌氧、硫化氢丰富的透光带水体环境中,它的存在表示水体含有大量有毒硫化氢。这说明生物大灭绝期间帕斯海区与现代的黑海类似,90%的水体缺氧并富含硫化氢和甲烷,表层水体中生物种类单调。

由于澳大利亚帕斯盆地岩芯的地层记录并不完整,研究小组选择了研究程度极高的中国浙江煤山二叠纪——三叠纪国际标准剖面开展生物分子化石的合作研究。2003年,曹长群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塞蒙斯院士合作,分析了浙江煤山露头样品的生物分子化石,得出与澳大利亚帕斯钻井样品类似结果,同时还证明了2.5亿年前后海洋硫化氢污染事件是全球性的。2004年,曹长群又分析了煤山两口科学钻井的岩芯样品,再次证明分子化石的研究结果是可靠的。

对二叠纪末期大灭绝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全球变化和生物保护。对此,科学家提出过如超大规模火山爆发、海平面下降、水化甲烷大规模释放以及彗星撞击等假说。而生物分子化石的研究结果为破解超级生物大绝灭提出了新的思路。(辛 晔)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