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30日,记者从辽宁省交通厅公路管理局了解到,到目前为止,辽宁沿海6市分段实施的滨海公路建设大都已经开工,工程可行性报告都已做好,有的已经获准实施。假以时日,辽宁的千里海岸线将真正成为“黄金岸线”。
2004年11月,当辽宁省省长张文岳在全省海洋管理工作会议上,首次向沿海各市领导和海洋与渔业局局长通报修建辽宁省滨海大通道这一设想的时候,预示着辽宁省决策层把开发沿海,经略海洋,促进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提到了一个新的战略高度。紧接着的2005年年底和2006年年初,经过党政机关、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充分酝酿,辽宁沿海经济带“五点一线”发展战略正式摆上台面,并被列入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重点内容。“五点”指的是辽宁沿海锦州湾、营口沿海、大连长兴岛和花园口工业区、丹东沿海等五个重点发展的区域;“一线”即建设一条西起葫芦岛绥中、东至丹东东港,全长1443公里的沿海大通道,将以“五点”为标志的整个辽宁沿海区域连接起来,形成辽宁沿海新的经济隆起带和发展先导区。“五点一线”战略的实施,形成了辽宁海陆并进、互为依托、相互促进的新的发展格局。辽宁海洋开发战略实施开始了新的历史性突破。
辽宁海岸线横跨黄海、渤海,全长2290公里,占全国的12%。近海水域面积6.4万平方公里,滩涂2070.2平方公里。沿岸陆域、海域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储量丰富,开采利用前景广阔。全省大陆海岸宜港岸线1000多公里,共有万吨级以上泊位103个,货物吞吐量达到3.02亿吨;国家级经济开发区3个,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3个。分布于沿海的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和葫芦岛6市,生产总值占全省的49.6%。滨海大通道的开通,可连接沿海6个省辖市的21个县(市、区)、103个乡镇,沟通大小港口25个,连接数十个工业园区、133个旅游景点,将沿海五个重点发展区域直接串联起来,形成辽宁的临港产业集聚带、资源开发产业带和旅游观光产业带。将对辽宁的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的培育和辽宁的全面振兴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截至2006年8月30日,辽宁沿海6市分段实施的滨海公路建设大都已经开工,工程可行性报告都已做好,有的已经获准实施。其中葫芦岛市连接锦州港至葫芦岛港的新建路段已获批复,正在加紧施工;另一处25公里的新建路段同时进行。锦州6公里的公路改造工程也已开始。滨海公路通过的盘锦段,由于地处生态敏感区域,工程可行性报告刚刚做完,等待批复;营口51公里路段已经完成路基。大连段需要新建和扩建的公路总里程为660公里,纳入今年建设计划的150公里路段已经于4月份开工,目前正在加紧修建;丹东利用即将建成的37公里海防路外加13公里的鸭绿江大道,共50公里的路段,由于不需要重新进行可行性研究,目前进展良好。按照计划,该滨海公路按一级公路设计,二级公路施工;有的地段需要重修,有的路段则需要改造拓宽。滨海公路建设计划总投资59亿元,2010年全线贯通。
滨海公路建成后,成为整个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开发轴线和发展依托,可以整合沿海有效工业用地250万亩。而利用公路建设整合的土地可以发展临海工业,在这些土地上足以规划建设20多个工业园区,建设若干个对外开放的小城镇,从而推动全省临海临港产业的发展,对沿海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新渔村的建设更是具有战略意义,同时将使大连、营口、锦州、丹东等沿海港口的集疏运体系更加完善,使辽宁的千里海岸线真正成为“黄金岸线”。
2006年9月2日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