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形烛山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农历正月廿九(3月10日),莆田大多数地方元宵最后一晚的“尾晚”,市区文峰宫“重头戏”妈祖宫点烛山热热闹闹地举行。
一层层烛架插满一支支红烛,500多道烛光摇曳在“烛山”上。这项“尾晚”点烛山的传统民俗有600多年历史,目前正要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晚文峰宫广场前,人头攒动,祭拜妈祖,他们捧着一对红烛整齐地插在烛架上,点燃。火红的“烛山”座座相挨连,把文峰宫衬得金碧辉煌。
据文峰宫董事长陈鹭玲女士介绍,文峰宫历史悠久,元宵传统习俗延续到现在已有600多年历史。当晚,他们把妈祖的香炉迎出来,由高举妈祖旗的仪仗队开路,带领30支民间文艺踩街队,途经观桥、梅园路、新街口、旧车站、十字街等路段,再绕回到文峰宫。
据悉,点烛山,寓意祈求在妈祖的庇佑下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层层高叠的蜡烛,代表着一年四季节节高,合家欢乐平平安安。点满了蜡烛的帆船则象征着一帆风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