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象山引进“新牧民” 助力海洋经济转型升级

来源:沈朝晖   发布时间:2013-07-03 10:14:55 

宁波人称为苔条的浒苔,在餐桌上经常能见到,“苔条花生”、“苔菜炒年糕”用的就是这种浒苔。实际上,沿海生长的浒苔只有很少部分被用来做菜,大量的浒苔在沿海海涂自身自灭,甚至成为养殖户的噩梦。因为浒苔过度生长会阻挡阳光和空气,影响鱼虾和贝类的生长。

然而,这样一种利用率很底,甚至被渔民讨厌的东西,在象山引进江苏籍留日博士朱文荣后,情况得以改变。朱文荣利用他学到的专业知识,收购浒苔后进行深加工,出口到日本,并开拓内销市场。他创办的旭文海藻开发公司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浒苔生产企业,辐射带动了象山港区域近千名农户致富。市场销售量占据国内市场的75%以上,在日本浒苔市场拥有三分之一以上销售配额。朱文荣本人去年底被列入第五批省“千人计划”人才。

实施人才战略推进海洋经济发展是推进海洋强省、提升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近年来,象山县围绕“海洋综合开发与保护试验区和两岸经贸合作石浦试验区”建设,深入实施“海洋新牧民”人才开发工程,加快改造传统渔业、发展现代海洋经济的步伐。

近年来,象山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引进省海水养殖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市第一层次科技创新团队,联合宁波大学、浙江万里学院、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等组成科技特派员海洋服务团队,扶持建设本地“海水蟹类产业提升科技服务团队”,深入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使梭子蟹设施养殖、海水鱼类配合饲料开发等大批先进技术得以推广应用,逐渐形成梭子蟹、海水鱼类、紫菜、南美白对虾等四大主导产业。

同时,依托科研院所,扶持重点企业搭建海洋科技创新联盟,以“科研机构+农业龙头企业+产业基地”的模式,培育民营科研机构和科技服务组织,并实施海洋渔业关键技术突破研究,带动海洋经济发展水平整体上台阶。先后与上海海洋大学、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宁波大学、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浙江万里学院等结盟,创新产学研平台,建成国家贝类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工作站基地2个。坛紫菜深加工、三疣梭子蟹活体离水包装运输等10余项关键技术得到突破攻坚。

为提高渔民科学素质,象山建设了科技入户渔业服务模式。以涉渔企业、养殖大户为龙头,组建专业服务队伍,围绕象山渔业特色品种,推广“南美白对虾全大棚养殖”等8项核心技术,结对指导渔区示范户科学生产,帮助渔民持续增产增收。2012年培育科技示范户60户,辐射近300余户。示范户平均亩产提高10%以上,亩增效800元以上,辐射户平均亩产提高5%以上,亩增效500元以上。

象山还开展海洋渔业人才集聚工程,加快引进高层次渔业人才,积极培养渔业科技推广应用人才和现代职业渔(农)民。举办了海水养殖繁育工、水生动物病害繁殖工等专业培训班,年培训渔业实用技术2000人次以上……查看全文:http://www.shuichan.cc/news_view-123595.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