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时代中国海洋文化理论亟待建构
海洋时代中国海洋文化理论亟待建构
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海洋文化为海洋强国战略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开展海洋文化理论研究要服务于国家的现实需要。”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文化研究所所长曲金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曲金良一直致力于中国海洋文化理论的研究,12月11日,由他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海洋文化理论体系研究”开题论证会在中国海洋大学举行,来自东北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的20余位学者参加了论证会。曲金良表示,学术界将近20年的海洋文化、中国海洋文化理论及其相关实证研究,迄今为止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基础理论问题仍有待深入研究。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海洋文化应该如何发展?朝什么方向发展?发展的目的、目标到底是什么?带着诸多问题,记者采访了有关学者。
海洋文化理论建设直面现实需要
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海洋强国战略”,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建设海洋强国呼唤海洋意识,同样海洋意识的增强,需要具有中国特色的海洋文化作为海洋新理念的强有力支撑,开展海洋文化理论体系研究是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现实需要。
复旦大学文物和博物馆学系教授杨志刚认为在中国海洋文化理论系统的建构中,应该直接面对中国作为一个海洋大国的实际,针对国家海洋强国发展战略中亟须解决的当下突出问题和长远问题,在全球化的体系框架下进行思考,着重解决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文化支撑、文化动力、文化引领问题。
东北大学原副校长、教育部社科委委员娄成武教授十分认同这一观点,他指出,开展海洋文化理论体系研究正是基于中国正在建设海洋强国这一前提,海洋文化理论研究要具有问题意识和现实导向,为国家海洋强国战略服务。“中国海洋文化理论与西方倡导掠夺性的海权理论应该有本质区别,中国海洋文化理论应服务于现实,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倡导和平合作和谐的话语体系,并以此提升中国在国际事务上的话语权。”
“全球性海洋时代的到来、国际海洋竞争和我国国家海洋战略发展的现实需要已经将海洋文化研究和海洋文化发展推到了时代发展的前沿。”曲金良指出,我国作为一个世界海洋大国、海洋文化大国,至今还没有一套完整的关于如何认知、评价和传承、发展中国海洋文化的理论体系,这直接影响了国人对中国自己的海洋文化的认知、评价和建设、发展的文化认同、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因此必须加强海洋文化理论体系研究,为国家建设海洋强国、文化强国战略决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文化动力。
建构中国特色海洋文化理论体系
长期以来,受西方观念和理论体系及其话语权的影响,中国海洋文化的自发、自觉研究一直在传统史学、考古学、文化学、社会学等诸多涉海人文社会学科夹缝中“生长”,处于各学科边缘,难以进入学术主流,建构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海洋文化理论体系成为学界努力的方向。
西方学界认为,西方海洋文化是海洋文化的主体,地中海文明是海洋文明的中心,中国并没有分享海洋文明。曲金良对此并不认同,他表示,原始社会以来,中国先民留下大量独具特色、焕发异彩的海洋文化遗产。中国海洋文化理论研究应该立足于丰厚的传统海洋文化遗产,从立场、观点、方法、话语系统上,形成研究海洋文化的中国学派,打破近代以来西方学术理论话语权的垄断。在具体的研究路径上,曲金良建议应该将海洋相关人文社会科学与海洋自然理工学科结合起来,跨学科交叉研究来构建中国海洋文化理论体系。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陈尚胜指出,1.8万公里的海岸线孕育了丰富海洋文化内涵,海岛以及涉海民众在饮食结构、居住样式、社会结构、语言风俗等方面独具特色。中国特色的海洋文化学科理论体系应该立足于中国传统海洋文化,以中国立场为基点,以中国话语为工具,在田野调查与中西海洋文明比较中探寻出中国海洋文化特质,同时借鉴周边国家海洋文明研究成果,以解决国家海洋文化发展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为目标,形成中国特色、中国范式的理论体系。
广东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徐质斌认为,建设中国特色海洋文化理论应该注重整理我国古代海洋文化遗存,同时加以充实提升,构建中国特色的海洋文化史;积极构建提升海洋经济、海洋科技等实践领域的理论成果,在此基础上形成中国特色的海洋文化理论。
理论研究助推海洋文化传承
我国拥有包括海岸、岛屿、水域和水下大量的海洋文化遗产,20 世纪后期以来,海洋文化遗产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威胁和破坏。与会学者认为,开展海洋文化理论研究有助于实现社会对海洋文化遗产保护的观念上的提升,使中国海洋文化得到系统、全方位、可持续地传承发展。
目前中国海洋文化传承面临着现代社会转型的严峻挑战,曲金良认为,众多地方存在将海洋“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商品化、商业化现象,只注重对海洋人文以及自然景观资源的开发和旅游经济效益的发展,忽视海洋文化本身的传承,海洋文化理论的研究有助于人们更新保护观念,真正将海洋文化传承放在首位。
海洋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与民众对其价值的忽视有关。徐质斌认为,海洋文化理论系统化研究有助于推进我国海洋文化遗产的普查与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展的系统研究, 有助于深入挖掘、阐释海洋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与当代价值,提升民众对海洋文化遗产的价值认知与保护意识,并为政府保护决策提供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