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深海基地5月开工 “蛟龙号”6月潜南海
1月26日上午,在青岛代表团举行的新当选基层代表媒体见面会上 ,农民工代表高锡华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第一次履职的她看起有点紧张,反复强调自己农民工的身份,表示要为农民工群体说话。除她之外,新当选的代表成新农、毛小园、张兰兰和刘峰也谈了自己首次履职的感受,并就自己关心的教育等话题和记者进行了交流。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主任刘峰是山东人,从 17岁起他在北京学习生活了30多年,2012年的8月份才来到青岛从事国家深海基地的建设 。过去的20年,他一直致力于海洋技术的发展。
“2002年,我有幸作为国家863重大专项蛟龙号的负责人,十年来年经过方案的设计、研制等,从2009年到2012年四年完成了蛟龙号的1000米 、3000米 、5000米和7000米的试验。”刘峰说,作为一名海洋人、从事深海高技术开发的人员,他感到振奋。“我知道当选省人大代表的时候一下子觉得身上的担子增加了很多,变成了一种社会责任,人民代表要为人民说话,不单单是做好本职工作,要全面了解国家的政策,山东的发展战略。”
他向记者透露 ,国家深海基地计划今年5月份开工,预计明年年底前完成建设 。此外,蛟龙号完成了7000米实验以后,接着就要转入到应用上 ,我们设定了一个叫实验性应用的小阶段,利用三到四年的时间,完成实验性应用阶段转入正式的业务阶段。“按照计划,今年6月份蛟龙号将在南海执行任务,主要的任务是开展长基线的定位系统实验。同时,结合实验的选区,去执行南海的深部科学计划。”刘峰说,今年跟以前并不一样,过去是实验,今年将增加科学家,他们也将对科学家进行培训。
今年29岁的高锡华是今年省人代会首次增加的5位农民工代表之一。2003年,她从吉林柳河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来到青岛投奔姐姐,成了海颐达服装有限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我是一名农民工代表,从一名一线工人干起,如今是一名管理着60个人的班长。”高锡华介绍自己时首先强调了自己的农民工身份。
“说实话,当我知道被选为山东省人大代表的时候特别激动,觉得像做梦一样,都不大相信。”高锡华说话的时候有点紧张,眼睛时不时地朝下看。“我来之前我们董事长问我的建议是什么,我们董事长是市人大代表。”高锡华说,对于参加会议需要注意的事项等,她都提前做了功课,希望能把自己的建议表达好。
海颐达服装有限公司有4000名左右的员工,其中三分之二是农民工。高锡华说,来之前她的同事也向她表达了自己的期许,希望她代表农民工群体发声。“我想的就是如何让农民工市民化,和城市人享受到同等的待遇。”高锡华举例说,农民工到城市打工,要在当地企业干下去,就要在当地安家,孩子的上学问题成了难题。她说,有的职工为了让孩子上学跟着孩子一起回老家,放弃了城市的工作;还有的在城市工作,但是因为户口问题,孩子入学要交纳借读费等,还会被人瞧不起。“我们来到城市就是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多赚点钱,但却因为支付这些额外费用攒不下钱。有的把孩子送到老家上学,一年都见不了几次面。”说到这,高锡华有些激动……
查看全文:http://www.sd.xinhuanet.com/lh/2013-01/27/c_114512524.htm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