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省会城市经济发展定位 翘起城市经济发展的龙头
山东省“两会”期间,围绕省会城市经济的发展及定位问题,受到两会代表的热议,海洋财富网记者采访我国海洋区域经济专家王诗成,他认为目前对省会城市经济的发展定位有一定的局限性,从严格意义上的市场经济角度出发,城市经济是辖区经济的中心,省会城市经济应该成为全省城市经济发展的龙头!以山东为例,届时会出现了青岛与济南两个龙头,“一山不容二虎”、“二虎相争必有一伤”是陈旧观念,何况青岛与济南两个龙头的定位不同,作用更不同,双龙共舞,有利于提升山东的城市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经济运行质量。
青岛的主导产业定位是依靠先进装备制造业、海洋高新技术产业、海洋战略新兴产业,青岛作为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是无可非议的,正如各省有各省的区域经济发展龙头一样,省与省的区域经济发展龙头之间是没有可比性的,青岛是山东省按国家提出的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而确定的港口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济南的主导产业发展定位是金融中心、政治科教中心、文化中心,发展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济南是山东省的省会城市、是全省城市群的核心,省会城市理应担负起全省城市经济由大变强的龙头作用。作为省会城市经济龙头与兄弟省(市、区)会城市龙头之间是有可比性的,可以说一个省会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和质量间接反映出全省城市建设、管理和经济发展水平。
青岛作为山东发展区域经济的龙头作用主要体现在港口上,青岛作为黄河流域的龙头港是名符其实的,青岛的龙头港的作用发挥好,不但能带动山东区域经快速发展,而且能带动黄河流域的区域经济发展。济南作为省会城市,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教、金融中心,具有得天独厚的空间资源和区位优势,省确定济南构建(6加1,即济南、淄博、泰安、德州、聊城、滨州加莱芜)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笔者非常赞同,但其定位应进一步扩大,严格意义上的市场经济首先体现在城市经济上,城市是二、三产业发展的主战场,由大金融、大文化、大科教、大信息、大交通塔建而形成的省会城市经济,尤其是在立体化交通、现代信息高速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不但为发展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奠定坚实的基础,也拉近了省内城市与城市间的距离,为建立城市经济大网络、大流通、大市场奠定基础,一城担纲,多城互动,优势互补,流通塔台,产业唱戏,有利于快速提升城市的服务功能,提升城市的经济质量。(陈兆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