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海南省委:三沙海水增养殖产值可超30亿元
(纪惊鸿)“如果三沙市大力发展海水增养殖,估计产值可达30亿元以上,三沙市财政每年收取的海域使用金就能达到0.48亿元-0.6亿元。”在2013年海南“两会”上,民盟海南省委提交了提案《加强海域权属管理 建设三沙海洋牧场的建议》,为三沙市海水增养殖产业规划了美好的前景。
据提案撰写人,民盟海南省委环境资源专委会副主任程方遒介绍,海水增养殖包括海水养殖与海水增殖,前者是完全在人的管理之下进行的生产,如网箱养殖等,后者是投放种苗后,使其自然生长,使资源得到增加,包括底播增殖和一般增殖放流。
目前,三沙市已开展的海水增养殖项目主要有南沙美济礁潟湖网箱养殖、西沙永乐环礁潟湖网箱养殖、中沙群岛漫步暗沙底播资源增殖放流、西沙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等。养殖的种类包括军曹鱼、老虎斑、龙趸(龙胆石斑鱼)等名贵品种。现有数据显示,南沙美济礁生产性养殖项目预计2012年产值1000万元,而已开展的增殖放流均为公益性活动,尚未取得经济回报。
三沙海域面积约198.6万平方公里,占海南全省海域面积约为98%左右。而且珊瑚礁林立,礁盘面积广阔,是渔业资源底播增殖放流的绝佳场地,人工放流种苗回捕率高、效益高。同时三沙海域海水质量好、温度盐度适宜、浮游生物多,适合养殖名贵海产品,生长速度快。
程方遒表示,由于对商业性增殖放流重视不足,海域使用权确权意识不强等原因,三沙的海水增养殖产业目前总量非常小。对比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该县2011年海水增养殖规模690万亩,实现产值40.8亿元,2008—2010年连续三年征缴海域使用金9000万元以上。与长海县相比,三沙市海域面积多近200倍,海水环境质量更优,适合底播增殖作业的礁盘及潟湖面积约7500平方公里(1125万亩),适合或基本适合网箱养殖的潟湖面积约6000平方公里(900万亩),如果实际底播增殖面积按20%(即225万亩)、实际网箱养殖海域按1%(即9万亩)计算,产值可达30亿元以上……查看全文:http://www.hq.xinhuanet.com/finance/2013-01/28/c_1145197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