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大连水产市场水产品价格呈现“两头低中间高”趋势
近日,大连水产品交易市场公布了2012年市场行情分析报告,报告显示,2012年市场主要、大宗水产品价格平稳上涨,交易量递增。全年水产品成交量43万吨左右,成交额130亿元;经码头直接转输出吞吐量近21万吨、物流额50亿元。海水鱼类主要品种价格,除部分养殖类价格略降外,其余均高于同期,其中海水鱼类平均上涨15%,贝类产品平均上涨10%,虾类、常规淡水鱼类同比基本持平。业内人士分析,受成本上涨以及海洋资源减少等因素的影响,今年水产品市场价格仍将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
一年当中,哪个时间段内海鲜价格最“合适”?恐怕很多消费者都想知道其中的“门道”。大连水产品交易市场2012年市场行情分析显示,海、淡水产品主要品种价格基本呈现“两头低,中间高”的趋势。
1月份,随着节日临近,水产品消费高峰来临,市场交易活跃,主要水产品价格略涨。2、3月份,沿海气温较低,市场主要以销售冷冻品为主,交易略显清淡,价格缓慢回落。4、5月份,渔船捕捞作业增多,各品种、规格不同的海水鱼类纷纷上市交易,这段时间是全年交易的第一个高潮。水产品品种丰富,价格略高于同期,交易额同比提高。6、7、8月份,我市进入休渔期,冷冻鱼又成为市场主角,价格在高位运行,淡水鱼类受休渔期影响,价格开始高涨。9、10月份,随着休渔期结束,渔船开始出海捕捞。海洋资源受到休渔期的“修养”,海水鱼类捕捞量增多,市场交易又开始繁荣,价格也平稳回落,市场交易达到全年交易第二个高潮。进入11、12月份,海、淡水产品主要品种价格继续回落。
三大因素成水产品涨价“推手”
都说“靠海吃海”,但不少老百姓觉得海鲜越来越“吃不起”了。大连水产品交易市场2012年市场行情分析显示,市场海水鱼类主要品种价格除部分养殖类价格略降外,其余均高于同期,其中海水鱼类平均上涨15%,贝类产品平均上涨10%,虾类、常规淡水鱼类同比基本持平。
从具体品种看,农业部检测的10个海水鱼类价格除养殖大黄花鱼价格下降外,其余9个品种同比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涨幅。鲜鱼价格普遍偏高,偏口鱼均价为28元/公斤、大带鱼均价为56元/公斤、鲅鱼均价为26元/公斤、鲳鱼均价为82元/公斤,分别比2011年同期上涨20%、14%、12%和10%。此外,贝类产品价格也有所上涨,其中以牡蛎涨幅最大,为60%。虾夷贝、扇贝、蛏子等价格同期提高8%,海螺、虾等价格基本持平。
大连水产品交易市场专业人士分析,导致水产品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交易量增长。目前,营养性需求已成为百姓需求的主流,低脂肪、低糖、低胆固醇、高蛋白和高钙食品成为消费者的首选,鱼虾蟹贝类等水产品迎合了消费者的口味和需求。二是成本增加。进入2011年,食品等主要消费品价格持续上涨,水产品养殖、运输、捕捞、人工、饲料等成本上涨。三是海洋资源减少。近几年海洋捕捞资源衰退,加之冬季持续低温,导致市场上鲜活海产品相对偏少。……查看全文:http://www.yangzhi.com/news/201301/2013_01_10_552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