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艇产业驶入"黄金水道"

来源:中国证券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17:42:36 

中国游艇产业小荷已露尖尖角

长三角、珠三角及环渤海沿海发达地区的人均GDP已超过8000美元,且这些地区水域资源富饶,游艇产业"钱"景光明。当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后,游艇产业会随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无论是游艇超级大国意大利、法国、英国、美国和荷兰,还是"后起之秀"的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阿拉伯国家甚至泰国等,几乎都没有异于这条轨迹而发展游艇产业。目前,中国的游艇产业也开始进入飞速发展阶段。

上海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船舶分会去年发布的《中国游艇产业发展综述报告》称,经过最近10年的加速,国内目前已拥有逾360家玻璃钢复合材料船艇制造企业,其中游艇制造企业约占80余家,全国各地有61个注册游艇俱乐部,且有17个省64个城市开始了游艇产业规划和码头俱乐部的建设。

据记者了解,"十一五"期间,南至厦门、深圳、珠海、海南,北至青岛、烟台、天津、大连等地,均规划建设了游艇产业基地,其中游艇俱乐部建立较早的深圳、珠海,已吸引大批港澳地区的度假族,拥有会员超过2000人的珠海,已正式将游艇业列入重点发展产业之一;海南岛的国际游艇俱乐部及停泊港也大功告成,去年会员增长量达50%;厦门则联合台湾公司,斥资1亿美元建设一个有800个泊位的国际游艇俱乐部。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船艇分会理事长杨新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中国造船业已突破6800万吨,攀升至世界第一。作为制造业大国,即使在全球经济受金融危机重创后的2009年,我国制造的游艇出口金额仍达1.7亿美元,并于去年又迅速上升到2亿美元。

在短短的近10年时间内,中国游艇业已成为全球最炙手可热的市场之一。

"亲土不亲水"个人玩家待开发

在西方国家,人们购买游艇纯粹是为了休闲。而在中国内地,游艇无形中被贴上了"富豪专享"的标签,很多人购买游艇并不是出于爱好,而是更在意"圈子"内的攀比,比尺寸,比价格,而对游艇的性能却知之甚少。

那么,被喻为"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商机"的游艇业,在中国何时可以真正启航?

菲亚特上海船机部总经理杨晔文曾在业界研讨会上多次提出:"大多国人在休闲娱乐方式偏好上仍是'亲土不亲水',当拥有一定的财富后,大家首选的仍是房地产、名车和其他奢侈品。"

而在美国,参与玩船及其他水上运动的18岁以下少年占全部人数的30%左右,从小培养的亲水特性让他们在日后的生活中对玩船这种休闲方式更为青睐。相形之下,在国内,整个社会环境和大多数家庭个体并没有如此着力培养孩子对水的亲近和喜爱,也正因此,中国人始终缺乏海洋文化的浸润,甚至对海上生活心怀恐惧。

数家游艇经销商都曾表示,目前国内游艇消费市场的确看涨,但客户群主要以企业客户为主,游艇对他们而言更多的是交际工具和炫耀手段,个人玩家数量并不多。

这也直接导致庞大的中产阶层群体对游艇消费敬而远之。其实,作为休闲工具的游艇也有高、中、低端的选择,既有上亿元的超豪华游艇,更有售价三、四十万元的小型游艇。

杨新发就表示,游艇有奢华但不惟奢华,他说:"游艇有奢华的一面,但它主要是中产以上阶级运动休闲的载体,它的功能主要是玩水。"事实上,在国外,销量最大的正是低价位型游艇。

值得注意的是,《2010胡润财富报告》显示,中国内地千万富豪人数达87.5万人,亿万富豪达5.5万,其中有一半的富豪都有购买游艇的意愿。以此推算,以平均游艇单价400万元估计,中国仅豪华游艇的潜在市场规模就可能达到1100亿元。难怪许多业内人士感慨,中国的富豪只要有千分之一或万分之一的人购买游艇,这个量就非常可观,而中产阶级对中低端船艇的消费潜力一旦被充分挖掘出来,这个规模将更惊人。

链接

亚洲地区规模最大、举办时间最久、最多国际品牌参与的休闲船艇盛会---第十六届中国国际船艇及其技术设备展览会暨2011中国(上海)国际游艇展于4月14至17日亮相上海。本届展会将继续"水陆联展"的形式,设于上海展览中心的主展区首次启用全部展示区域,黄浦江上也将首度开辟两片水上展区,整体展示面积近35000平方米,比去年增加约12%。届时,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个海内外品牌将开进沪上集中展示,2012年现场的实船数量更将突破300艘,比去年增加近20%……
查看全文:http://www.hellosea.net/show.php?xuh=3849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