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日本政府召开综合海洋政策总部会议,发表了制定未来5年《海洋基本计划》草案依据的大纲。据日本《读卖新闻》报道,这份包括7个方面的大纲主要以“确保海洋安全”和“开展与海洋相关的国际合作”为重点,不仅提出要强化海上安保体制,以加强对钓鱼岛周边海域的所谓警戒,还提出要确保南海海域海上运输线的安全。对此,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专家疏震娅表示,日本通过修订国内法律和制定相关政策,扩大海上保安厅执法权,这将可能会激化与周边海洋邻国,尤其是与中国的海上矛盾,使得东亚海洋紧张局势升级。
此次公布的草案大纲是制定日本海洋发展战略的阶段性战略文件——《海洋基本计划》的指导文件。对此,疏震娅表示,该草案大纲的制定,与日本秉持的国家海洋发展战略有着紧密的联系。日本是一个岛国,其经济和社会发展高度依赖海洋,因此日本历来具有开发利用海洋的强烈意识,也已经形成了全面开发利用全球海洋的战略。自2007年《海洋基本法》出台后,日本陆续制定了一系列海洋方面的法律法规,这标志着日本基本上完成了由“海岛国家”向“海洋国家”的战略转变。现在,日本所推行的是“海洋立国”的战略,明确提出海洋开发和利用是日本“经济社会存续的基础”,日本要在“积极开发利用海洋”“确保海洋安全”“实现海洋综合管理”“参与海洋领域国际协调”等基本方针的指导下制定并实施相关海洋计划。
该大纲中提出“为了强化对进入日本领海的外国公务船的应对,将强化海上安保体制”。疏震娅认为,这主要是针对不断在钓鱼岛附近海域执行公务的中国公务船。近年来,日本通过修改国内相关法律,不断强化海洋管理。2012年9月,日本修订的两部法律中,《海上保安厅法》的修订扩大了海上保安厅的执法权,赋予海上保安厅以登岛实施搜查和逮捕的权力;《外国船舶航行法》的修订则赋予海上保安厅对“可疑”外国船只省略登船检查程序,直接令其退出的权力。
疏震娅表示,两部法律的修订使得日本海上保安厅执法权扩大化。对于钓鱼岛争端,依据修订后的法律,如果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发生突发状况,日本海上保安厅可实施登岛搜查和逮捕,并直接移送有关司法机构。而下一步,日本将可能在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加强3个方面的管控措施,以制约中国在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的行动:一是增强海上保安厅的巡航力量;二是加大对钓鱼岛及其相关区域的警戒侦察;三是以美日安保同盟为基础,拉美国介入钓鱼岛争端。
此外,该草案大纲还提出“要确保南海海域海上运输线安全”。疏震娅认为,日本此举意在以保障海上运输安全为由,扩充海上军事力量,并重点保障马六甲海峡和台湾海峡的航行安全,确保“海上生命线”处于日本可掌控的状态。依据该草案大纲的内容,日本不但要强化其管辖海域的管理,还明确将确保马六甲海峡安全、应付海盗和应对海上恐怖活动作为其具体措施,以和其他国家合作的形式,将其影响扩大到其管辖范围之外的海域。联系到近年来日本在南海问题上的所作所为,日本有可能以此为由插手南海事务,使南海问题进一步复杂化。
疏震娅表示,日本此次发布《海洋基本计划》草案大纲,对我国具有重要的警示作用。目前,我国针对外国公务船的执法权属和内容的立法还处于空白状态。日本不断扩大海上保安厅执法权,将使我国执法公务船在今后的东海斗争中会遇到更大的阻力。下一步,建议全国人大和国务院加快相关的立法或法律修订工作……
查看全文:http://epaper.oceanol.com/shtml/zghyb/20121212/82941.shtml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