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东营:前3季生产总值增幅居黄蓝两区首位
12月7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主办的“学雷锋在行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东营举行。来自山东东营市的冯振首等6位名列“中国好人榜”的“好人”,讲述了他们助人为乐、诚实守信、见义勇为的感人事迹。近年来,东营市先后有59人入围“中国好人榜”,16人成为全省道德模范。这些先模人物的涌现,是东营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缩影。
今年以来,山东东营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为抓手,着力打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城市文明程度显著提升,发展环境持续改善,有力地推动了黄蓝两大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
今年4月,山东东营市委书记姜杰在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上,要求广大干部弘扬担当精神,以扎实务实的作风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东营市突出效能提升,着力改善服务环境,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建立了公众参与、专家咨询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制度,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办事公开力度,今年以来,市长公开电话共受理群众来电49200多件,办结率为99.87%。
突出以人为本,提高市民素质,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是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内容。今年以来,全市依托公共场所、居民小区建设志愿服务站点136个,组建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522支,城区注册志愿者达到9万多人。突出文化主脉是东营提升城市人文环境浓墨重彩的一笔。市级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青少年宫、大剧院、奥体中心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项目正在施工中,总投资额达36.3亿元,总建筑面积达32.26万平方米。在加大硬件设施投入的同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组织实施了一批具有显著示范效应和产业拉动作用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和文化品牌。“黄河口文化艺术节”,成为建市以来规模最大的群众性文化活动;“黄河口国际马拉松赛”跻身为全国马拉松积分赛。深入推进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乡村文化大院、文化活动室、阅览室、微机室等基础设施的功能得到完善,“村村唱戏村村舞”等一批农村特色文化项目建设推陈出新,一批有专长的农村文艺骨干如雨后春笋,农村文艺演出队伍蓬勃发展。
为群众营造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成为东营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着力点。他们以群众满意为标准,持续开展七项专项整治,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组织开展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解决了一批影响城市形象的突出问题。集中开展的交通秩序专项整治活动,严格查处酒后驾驶、超速、超载、超员、冲闯红灯、乱穿马路、乱停乱放等不文明交通违法行为,加强对出租车、公交车、长途客运汽车的管理,有效改善了交通秩序,提升了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建立了市级部门业务指导和督查、区级部门属地管理、街道日常巡查、社区守土有责的文化市场网格化管理模式,层层签订责任状,实现文化市场监管工作无缝隙和全覆盖。集中开展的“严打”斗争,始终保持对各类黑恶霸痞势力犯罪、严重暴力犯罪、多发性侵财犯罪和涉众型经济犯罪的凌厉攻势和高压态势。在各中小学、幼儿园设立治安警务室、配备专职安保队伍,实现了校园外围公安干警全天候巡查执勤,有效保障了青少年安全。
建设生态文明是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鲜明特色,也是山东东营市创建文明城市的最大亮点。截至11月底,中心城总投资71亿元的22个重大城建项目有9个已完工。投资24亿元实施的“金湖银河”生态工程,已实现引黄河水入城。东营计划三年造林35万亩,11大生态林场今年完成工程量的50%;总投资100亿元的天鹅湖旅游度假区项目,规划面积约80平方公里,已于2012年2月开工建设;全市重点水系、干线公路、示范片区绿化和沿海防护林建设,百万亩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中心城31家工业企业的搬迁改造……一大批利民惠民工程顺利实施,城市环境面貌有了新的改观,初步营造出“河湖相连、城水相依、水绿交融、鱼鸟共生”的优美环境。
文明的力量有力推动了东营黄蓝两大国家战略的实施步伐……
查看全文:http://www.sd.xinhuanet.com/cj/2012-12/09/c_113957759.htm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