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挑战的“空中摄影师”——记中国海监北海航空支队吴万虎
■ 陈晞
“我永远记住那一时刻。”回想起得知自己被选定为北海第一批航空执法队员上天飞行的那个时刻,虽然如今已时隔近30年,吴万虎依然按捺不住欣喜的心情,“我喜欢飞行,喜欢航拍摄影,十分热爱航空摄影执法,这让我很有成就感。”
吴万虎,是北海航空支队经验丰富、摄影技术好的老队员。如今老吴虽然临近退休之年,但依然工作在航空执法一线,不断钻研摄影新方法,研究新设想,30年如一日。
实现梦想 发挥特长
1983年3月,吴万虎辞去从事8年的照相馆摄影师工作,进入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第一航空遥感队(北海航空支队前身),成为一名航空执法队员。1983年10月8日,吴万虎被派去唐山执行航空执法任务,终于实现飞行的梦想。
不过,梦想与现实还是有距离的。吴万虎进入航空遥感队后,发现航空执法主要以传感器为主,摄影只是辅助手段,自己的摄影专长基本用不上,这让他有些苦闷。通过参加几次航空执法任务,老吴慢慢注意到,在照相馆中给人物照相和空中摄影的原理和方法是相通的,老吴相信自己扎实的摄影基本功肯定可以在航空执法中发挥作用。于是,他经常下班以后自己研究,并在实践中尝试把摄影作为主要取证手段。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老吴向领导提出,摄像可以最快、最直观地记录和获取资料信息,应成为航空执法的主要手段,在特殊的情况下辅以其他遥感手段。老吴还用实际行动证实了自己的想法。1988年初,就在摄影在航空监察中还没有被重视的情况下,吴万虎参加国家海洋局与海事局在南海举行的联合执法活动。在飞行过程中,吴万虎凭着摄影人的一双慧眼坚持认为海面有油污,但是其他队员都认为老吴是想当然。就在大家不认可的情况下,老吴回来后将拍摄的清晰的海面上油污照片传给大家看,才彻底改变了执法同行们对航空摄影的看法。自那以后,空中摄影执法开始逐渐得到同事们的认可。
“我一直想把自己的摄影特长更好地应用于航空执法。大家以前对摄影的认识不全面、不透彻。当看到摄影能细致、直观地把执法证据展示出来时,大家对摄影改变了看法。”随后,遥感队开始在航空执法中广泛运用和大力推广摄影技术。
认真钻研 迎接挑战
如今已经成为北海航空支队航空执法队队长的胡学峰说起老吴的摄影技术,连竖大拇指。胡学峰一直跟着老吴学摄影执法,提起这个师傅,有说不完的故事。
“吴师傅这个人就是敢于挑战自己,为了把摄影技术练得更好,他经常偷偷地去进行适应性低空摄影练习。因为他说,只有离海平面越近,拍的照片才更清晰,价值才会更高。吴师傅的技术之所以好,是用命拼出来的。”胡学锋说。
吴万虎从不停止探索与学习的步伐。平时工作很忙,吴万虎下班以后在家研究摄影技巧。他坚信研究得越透,相机用起来就越得心应手。现在吴万虎只要拿起相机,就知道该拍什么,怎么拍角度最好、照片最清晰,比如他能很迅速地确定是否拍到外方船的舷号。“老吴在航空摄影执法领域能取得如此好成绩,并被大家广泛认可,与他这种钻研精神是分不开的。他是从心底里热爱航空摄影,而不仅仅是把它当作普通的工作。”胡学峰如此说。
加压创新 情注航拍
吴万虎经常结合实际工作,研究航空摄影新技术和新方法,再应用于实践中。如今他虽然临近退休,可是创新的劲儿丝毫不减。
针对海岛航空飞行要求的提高,老吴最近连觉都睡不好,忙着研究如何把尼康看图软件与谷歌地图结合起来使用,想利用新技术从取证照片上获取更多、更有用的信息……
查看全文:http://epaper.oceanol.com/shtml/zghyb/20121207/82864.shtml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