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型海事"推动山东省日照市蓝色经济发展
12月4日,记者从山东日照海事局获悉,2012年1-11月份,海事部门监管进出港货物2.56亿吨,同比增长8.9%,其中危险货物4478万吨,同比增长67.7%,保障旅客安全发送309.7万人次,同比增7.3%,帮助航运企业抵押融资1.54亿元,同比增长56%。
“建设‘学习型、责任型、服务型、创新型’海事,以科学的监管、优质的服务,打造平安海上交通,维护蓝色生态环境,为全市蓝色经济腾飞保驾护航。”这是日照海事局局长李积军的一段话,也是日照海事局推动我市蓝色经济的创新举措。
服务港口安全高效发展
今年以来,日照海事局积极服务打造“安全高效和谐”港口,联合港航、引航及港口开展了共建活动,通过交流港口生产建设、安全管理等信息,共同研究解决思路,促进港口发展。
据了解,海事部门优质服务30万吨原油码头安全生产,实施了超大型油轮进出港“闭环式”管理,并邀请了国内知名专家开展安全论证评估,推动码头生产力转化,实现接靠油轮100艘、吞吐量1574万吨。
在今年防抗台风“达维”工作中,海事部门第一时间发布红色预警,疏港船舶135艘、转移335人、停航旅游船80艘,未发生一起船舶险情,实现了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的零事故、零伤亡。
此外,海事部门还先后与检验检疫、海关、港航等单位签署了海上联合执法合作备忘录,实现了监管资源共享。同时推动专业船舶溢油及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基地建设,并于今年顺利批复。
把每片水域都放在网格中
据了解,日照海事局今年积极推行网格化管理与服务,将港区每片水域都放在网格中,形成三级网格,实行“一个指挥中心、多个指挥分中心”的网格管理运行框架,实行24小时值班制,确保实现“区域全覆盖、监管更高效、职责全落实”。
今年,海事部门承办了7月11日全市海上搜救与船舶溢油应急联合演习,通过演练提升了海上应急救援反应协作能力。与东海救助局连云港基地开展合作,实现了跨区域海上安全与搜救应急联动。协调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在我市万平口广场、岚山区政府广场设置了两处专业救助直升机临时起降点。
海事部门还对我市8个沿海乡镇、86个渔村的海上搜救联络人员的通讯、住址进行了登记,20艘社会船只成为首批省级海上搜救志愿船。引入港口60路CCTV视频监控信号,加装海事卫星终端设备,提升了安全监管信息化效能。
方便每艘船舶、每位船员
在鲁南航贸中心大厅,日照海事局实行了24小时政务受理服务,将原来的预约服务升级为全天候值班,并将受理范围扩展到船舶港内作业报备审批等多项业务,为船舶、船员办理业务提供了便利。
据了解,日照海事局率先在山东省内推行了船载客货无纸化远程申报。缩短为船员办证时限,法定10个工作日缩短为3个、15个工作日的缩短为5个。在东港、岚山临时增设船员信息采集点,为8048名船员办理了入网登记。为船员办理证书13370本、组织船员培训考试评估17613人次、办理船舶登记366艘次。对中韩客箱班轮“日照东方”号实行“船舶在港零待时”服务,保障安全高效运营……
查看全文:http://www.sd.xinhuanet.com/lh/2012-12/07/c_113939949.htm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