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岛黄岛区部分海域海胆肆虐 海参鲍鱼饿肚子

来源:周晋华   发布时间:2013-07-03 10:16:41 

12月5日下午,黄岛区滨海街道办事处高峪海域,赶海的居民发现,海边出现了大量的海胆。而在海边搞养殖的业户也突然发现,养殖池内也出现了大量的海胆,这些海胆就像蝗虫一样,来势凶猛。现在正是海参鲍鱼生长的活跃期,海胆的入侵让养殖户不知所措。据介绍,海胆在这个季节入侵,将发芽的海草都给吃光了,不仅海参鲍鱼没有了食物,而且海底生物的食物链也被海胆给破坏了。

大量海胆入侵数量20多年罕见

我们这片海域内,不知道怎么回事,最近几天在退潮后,发现海边出现了大量的海胆 。12月5日下午,黄岛区滨海街道高峪村居民徐先生给记者打来电话称 ,这两天,他们在退潮赶海时发现,海边的礁石缝隙内突然出现了很多海胆,他们还听附近的养殖户说,最近几天养殖池内的海胆更多,现在很多养殖户每天都雇蛙人到养殖池内清理海胆。

当天下午4时许,记者来到高峪村海域,此时正值退朝时间,一个养殖池内几名蛙人正在清理海胆。记者发现,清理上来的海胆个头都不小,一会儿工夫,蛙人就从养殖池内捞上来一大网兜毛茸茸的海胆 。我们这一片有20多年不太见海胆了。今年47岁的高峪村村民徐本元告诉记者,现在正值海参收获期,所以养殖户每天都要请蛙人来捞海参,可最近突然发现池子内出现了大量的海胆 。徐本元介绍说 ,海胆每年都会有,但是非常的稀少,这几天却突然大量出现,对养殖户来说 ,这么多的海胆可真不是什么好事。它们和海参鲍鱼争食,给养殖户造成的损失真不小。

养殖池内20分钟捞出50斤海胆

在徐本元的养殖池子里,记者见到了礁石缝里露出的海胆 。我们当地人把这种海胆叫做马粪海胆,得来这个名字大概与它的长相有关。你看大多数的海胆都有直径3到5厘米这么大,我们也不知道它们从哪儿来的。徐本元指着自家养殖池子里的海胆说。因为这些海胆会和海参鲍鱼争食,所以我们要清理掉这些海胆。只要天气情况允许,这一周每天落潮后我们都潜水到池子底下捡海胆。今天下午风太大,所以我们在水底只待了20分钟。就这么一会儿还捞上来了将近50斤马粪海胆。

记者采访过程中了解到,高峪村附近海域的海胆还远远不止这些。我们也不知道还有多少海胆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把这些家伙清理完。说起清理海胆的工作,徐本元显得有些无奈。白天还不是海胆最多的时候。它们喜欢晚上活动,一到晚上就都从石头缝里钻出来了。晚上潜到水底用探照灯一照,海胆密密麻麻地趴在海底一层,都在吃海草、海带。

与海参鲍鱼抢食致养殖户减产

在鲍鱼池边,记者看到徐本元将捞上来的这些海胆全部用锤子砸碎了,随后扔进海里。为什么在市民眼里的美味,在养殖户手里却受到了这样的对待呢?养殖户徐先生介绍说,这些海胆严重威胁到了海参和鲍鱼的正常生活,进而给养殖户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徐本元告诉记者 ,海胆的生活规律和鲍鱼完全一致。两者之间的差别就在于海胆的适应性、生长速度等都快于海参鲍鱼。这样一来两者争食,海参和鲍鱼自然争不过海胆,导致养殖户减产严重。

出现大量海胆是今年才发现的。去年这个时节就注意到池子底下有黄豆粒大小的海胆,但是发现的数量很小,根本没往心里去。高峪村鲍鱼养殖户王承欣告诉记者 ,每亩鲍鱼池每年需要投进去五六千元的海带来补充鲍鱼的食物。王承欣算了这样一笔账,光海带的损失就有1万元左右,再加上潜水捞海胆的人工、海胆争食带来的鲍鱼减产等等,他们家因海胆入侵造成的损失还真不小。

海胆追食嫩草养殖户盼支招

那么,数量如此庞大的海胆是从何而来呢?对于这一问题,附近村子里的老渔民居然也无从知晓。说到海胆的治理,养殖户们更是直挠头。我们现在能做的只有潜水到海底,一个一个把它们捡上来。然后再砸碎了扔到海里。因为太多了,往岸上背都嫌沉。平时赶海偶然也能捡到一两个,也是拿回家吃了,味道还真不错。现在养殖户们想到海胆就头疼,哪还有心思去吃它们。大家现在就想知道这些海胆是怎么来的?有什么好办法能治理?

记者了解到,许多高峪村一带养殖户把这一现象称为海胆入侵,泛滥成灾。海胆不仅给鲍鱼养殖户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数量惊人的海胆对海底生态也造成了一定损害。有养殖户称 ,这些海胆甚至可以被叫成 海底蝗虫养殖户告诉记者,海草在夏秋季节开始腐烂,在冬季开始发芽,现在海底的海草刚开始发出嫩芽,而这些海胆的所需食物正是这些海草嫩芽,海胆所过之处,海草就被一扫而光 ,海胆一旦数量过大,就会破坏海底生物的食物链。

■小资料

海胆味道鲜美还能化痰消肿

海胆别名刺锅子、海刺猬,呈圆球状,是海洋里一种古老的生物,主要以海底藻类生物为食。海胆浑身都是宝,味道鲜美,营养价值也很高。近代中医药认为海胆性味咸平,有软坚散结 、化痰消肿的功用。据了解 ,我国有150多种海胆,常见的如马粪海胆、紫海胆、心形海胆、刻肋海胆等。青岛近海和市场里卖的一般是马粪海胆和紫海胆,可以食用。但是有些海胆有毒,如果见到色彩比较丰富的海胆一定要注意,不要轻易食用。 记者 周晋华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