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网11月25日讯 (YMG记者魏文杰摄影报道)历时十个多月的第二届全市青少年IT创意设计大赛于昨日正式落下帷幕。颁奖典礼上,1200余幅参赛作品中诞生了520多个个人奖项,其中,一位12岁的初一学生模拟海陆基因重组,构想海底城市规划,想像力之大胆,令他做医生的爸爸也吃惊不已。
12岁男孩大胆模拟海陆基因重组创新,是本届大赛作品的要素之一,海底城市、飞行器等种种关于未来的设想让在场的家长们也大开眼界。
现就读于烟台一中初一的李昕睿提交的作品是关于海下城市的规划,“现在城市发展太快了,可用空间越来越小,所以我就在想人类能不能移居海下生活?于是就有了这个作品。”他一年前制作的这个短片涉及到泡沫船、海下农田、潮汐发电等一系列新鲜名词,最为大胆的是关于“海陆基因重组”的概念,12岁的李昕睿解释说:“就是让海底物质基因和陆上物质基因相结合,在某些化学作用下重新组合成新的蔬菜、水果等,以更加适应海底生活。”这一概念让做医生的爸爸听了都特别惊讶,“挺大胆的,不过我们鼓励他沿着这个思路进行,也陪着他查了很多相关的资料。”
短片虽然只有3分22秒的时间,李昕睿却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进行制作,为了做好短片的配音,嗓子都练到发疼,他的妈妈薛元昕告诉记者,“孩子参加这个大赛,除了能够学到各种知识外,更多的是培养了精益求精和锲而不舍的精神,这对他以后的成长都是受益无穷的。”
南山路小学四年级的唐韬和陈兆元也充分发挥想象,勾勒出未来的汽车、飞行器等,陈兆元说:“我平常就喜欢看这些科幻类的书籍,在创作时头脑中自然就浮现出UFO等飞行器的模样,所以就依据这个进行了创作。”
Flash动画形象演绎人鱼情结颁奖典礼上的作品展示环节中,作为大学生组别的代表,烟台职业学院动漫专业大三学生盛珊珊展示了作品《鱼与男孩》,用惟妙惟肖的Flash动画讲述了一个小男孩与一条小鱼因村庄环境破坏而不得不各奔东西的故事,形象的笔触,拟人化的叙事,缓慢的轻音乐,让观众们看了无不深受触动。
凭借娴熟的技巧与巧妙的构思,盛珊珊的这幅作品最终拿下了短片类院校组的一等奖。谈到创作由头,她告诉记者,由于自己出生在海边,对大海有一种特别的亲近感,但是近几年海洋污染比较严重,环境问题愈加突出,“得知有此项大赛时就想要做个关于人与海洋环境的短片,于是每天利用课余时间,耗时两个多月做了这幅动漫,希望人们能与自然和谐共处。”
记者注意到,本届大赛以“天空和海洋”为创意主题,参赛作品中虽说有短篇、PPT、电子画和手绘等不同形式,但“环保”理念却是贯穿始终。来自养正小学四年级的吕思橙就用一浓一淡的鲜明图案对比展现了低碳环保的重要性。南山路小学的盖蒙则用一组动画类的PPT向大家讲述了海洋妈妈的辛酸故事,倡议大家爱护海洋环境。
作品数量较去年多了提高三成本届全市青少年IT创意设计大赛于2012年1月底正式启动,参赛单位涵盖了烟台市及各县市区11所高校、22所中学、40所小学,共收到1268份作品,比首届参赛数量多了三成。在经历了专家评审以及3000多人的公开投票之后,产生了520多个个人奖项和61个团体奖。
市经信委副主任曹菁表示,青少年是未来的创造者,是创新的生力军,大赛通过集中展示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和社会上爱好创意设计的青少年的创意作品,就是要鼓励更多的青少年加入到创新创意的队伍中来……
查看全文:http://www.shm.com.cn/newscenter/2012-11/25/content_3920663.htm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