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水产养殖病害测报信息(10月份)
一、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基本情况及初步分析
10月份全省 18个市县监测到的具体病害情况如下:
罗非鱼监测面积为7006亩,主要疾病为车轮虫、假单胞菌病引起的疾病,平均发病率为4%和8%。
对虾监测面积11846.1亩,桃拉综合症的平均发病率为9%,平均死亡率为7%;弧菌病的平均发病率为12%,平均死亡率为10.5%;红体病的平均发病率为2.5%,平均死亡率为0.5%;细菌性疾病的平均发病率为8%,平均死亡率为6.5%;病因不明平均发病率为12%。
石斑鱼监测面积6760亩,病因不明的平均发病率为9%;寄生虫的平均发病率为9%。石斑鱼有烂身、烂口症状的平均发病率9%;另外30亩石斑鱼发生肝胆问题。
卵形鲳鯵监测水体600000立方米,肠胃发炎最高发病率为18%。
青蟹监测面积2200亩,无病害情况发生
华贵栉孔扇贝监测面积6436.2亩,无病害情况发生。
二、防治措施
(一)预防措施
1、加强水质管理。每天监测养殖水质主要理化因子pH、溶解氧、氨氮和亚硝酸盐等变化情况;下雨过后晴天使用熟石灰调节水体pH值,每20天左右使用二氧化氯或碘制剂消毒一次水体,然后使用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
2、科学投喂。减少投饵量,不能让生物体吃的过饱。海水鱼类养殖每15天左右杀一次寄生虫,预防寄生虫病的发生。
3、加强疾病监测和日常管理。坚持每天巡塘1次以上,注意观察水质和养殖对象的活动与摄食情况。如发现鱼类有离群独游、游泳失衡、摄食不正常或不摄食、体色反常或出现病灶等情况,应及时采集有异常的鱼样,送到所在地区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站(中心)实验室检测,并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和建议采取措施进行治疗。接着使用二氧化氯或碘制剂消毒水体一次,然后使用微生物制剂调理水质。
(二)治疗措施
1、罗非鱼细菌病
(1)多排换水、消毒水体,施加微生物制剂改善水质,泼洒地质改良剂;多开增氧机,增加水体的溶解氧;
(2)投喂维生素C、E和免疫多糖类物质,增强鱼体的抗病力。
(3)要及时进行治疗,投喂抗生素阿莫西林和土霉素,分别按30mg和50mg/公斤鱼比例投喂,连续5-7天为一个疗程。
2、石斑鱼疾病
(1)寄生虫病。建议使用杀虫药(如福尔马林)等进行体表浸泡,连续处理2~3天。为了控制继发细菌病,同时投喂抗生素氟苯尼考和土霉素,分别按每公斤鱼体重的20mg和50mg比例投喂,投喂3~5天为一个疗程。
(2)弧菌病(溃疡)。使用碘制剂浸泡鱼体,然后投喂抗生素强力霉素,按30mg/公斤鱼比例投喂,投喂5~7天为一个疗程。还要注重水体的消毒和微生态的调节。
3、卵形鲳鯵肠胃炎。投喂抗生素土霉素,分别按每公斤鱼体重50mg比例投喂,投喂3~5天为一个疗程。
2、对虾疾病
(1)桃拉综合症、红体等耗底症。建议一是多排换水,换水时使用强的氧化剂(二氧化氯、碘制剂)进行水体消毒;第二天泼洒复合微生物改善水体环境,多开增氧机,保持水体高的溶解氧;二是投喂维生素C、E和免疫多糖类物质,增强虾体的抗病力;三是投喂抗生素氟苯尼考辅助治疗,3-5天一个疗程。
(2)细菌性疾病、弧菌病。建议使用二氧化氯或碘制剂消毒水体,第二天使用微生物制剂调理水质;然后投喂抗生素磺胺间甲氧嘧啶或土霉素,分别按40mg和50mg/公斤鱼比例投喂,投喂5~7天为一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