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蓝色半岛:产业升级创造经济发展新动力
产业升级是当前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也是海洋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应始终坚持创新引领,实现产业结构转型调整。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和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都迫切需要科研支撑和创新引领。这是11月3日在山东青岛召开的“经济转型之蓝色动力”全球实业论坛达成的一致共识。
本次论坛在“实业的使命”这一主体框架内,结合全球金融危机的时代背景,众学者、企业家等因地制宜的提出了“蓝色经济”的规划思路,逐一解答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并借力新兴经济增长极等问题。
青岛市委书记李群指出,蓝色经济是山东省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国家级重要战略。现在因为世界经济不景气,海洋产业也受到了影响。今年以来,海洋交通运输、船舶工业等产业增速回落比较大。在海外市场萎缩、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背景下,海洋产业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认为,产业升级是指产业由低技术水平、低附加值状态向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状态演变的过程。华夏幸福基业作为产业促进机构,需要通过打造产业载体,搭建产业平台,来促进地方政府、龙头企业实现产业升级。
作为实业发展论坛的全球合作伙伴,华夏幸福基业在区域经济体建设方面已积累了十年经验。不论是围绕北京的固安、大厂、怀来工业园区,还是无锡南长的国家级物联网产业发展集聚区,都是以产业升级为使命,以经济发展为目标,将产业发展与城市的建设相结合,有效改善了区域经济结构,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固安工业园区内,如今集聚了大批国内行业领军企业,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等的三大产业集群。目前,园区正围绕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航天一院项目,以航天核心零部件制造为主体,以航天配套产业为基础,打造世界一流的航空航天产业园。
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认为,山东半岛具有发展海洋经济的良好基础,潜力巨大。因此应贯彻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以培育海洋优势产业为突破口,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将青岛打造成中国的“蓝色硅谷”。(小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