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无棣县海洋与渔业局“科技兴农”工作成绩显著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3-06-20 10:21:53 

近年来,无棣县海洋与渔业局创新工作机制,以项目为载体,以技术为支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通过创新推广渔业科学技术,逐步形成了以海参、工厂化养殖为主导的现代渔业产业,并提升了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和增收致富能力。截至目前,无棣县工业化养殖面积达到13万平方米,渔民人均收入达1.1万元。

一是以技术服务支撑,实现渔业科技入户全覆盖。将科技入户、渔业科技促进年、人才服务新农村建设春风行动三大活动紧密结合,集成推广模式,畅通推广渠道,合力促进全县渔业科技进步。目前,已形成龙头企业、渔民专业合作社、核心示范户、示范户、养殖户一条完整的技术推广链条,渔业科技入户实现全覆盖。一是以现代渔业示范园区为平台,集中示范,以科技入户培训作为主要手段扩大服务范围;二是注重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联系,不断消化吸收新技术,提升技术水平,在技术攻关、指导培训和试验示范等方面紧密配合,增强服务效果;三是以科技人员联系基地制度为切入点,因场制宜,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四是通过网络短信服务平台及时发布重大养殖病害预警与防治信息、灾害性天气预警和种苗、饲料等市场供求信息,一网多能,增强服务的时效性。五是扩大推广形式,乡镇站积极探索科技大集、科技示范场、技术与生产单位结合的连锁经营、多种形式的技术承包等推广形式。今年以来,共举办科技培训班14次,培训科技入户示范户及渔民1400人次,印发技术手册4200份、明白纸10000份。

二是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提高科技对渔业的贡献率。把渔业项目建设纳入到科技入户的服务对象中,提高和保障项目实施的技术水平。特别是对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优质鱼产业项目,从项目实施到生产运行全程跟踪服务,积极解决项目建设和实施中的各类技术问题。帮助项目单位选择养殖品种,确定养殖模式,做好全年生产计划,全力提高项目的投资效益。科技入户推广网络助力省渔业技术推广项目的顺利实施。在友发公司建立了全市首家水产院士工作站,实施了全国现代渔业数字化与物联网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和全市首个工业化养殖海水循环利用技术示范项目,为解决养殖病害难题、提高水产品质量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并大力实施物联网技术,逐步实现现代渔业信息化。大力推广无公害养殖技术,全县健康养殖实现全覆盖,水产养殖产品全部通过了绿色认证,无棣成为全国名副其实的绿色水产品生产基地县。无棣养殖科技水平显著提高,科技贡献率越来越大,养殖方式从粗养开始向精养转变,品种从单一向多品种混养转变,从传统品种向名优特高价值品种转变。新技术、设施不断引进使用,微孔增氧技术开始推广,对提高养殖产量和效益起到重要作用。以半滑舌鳎为主的优质海水鱼类养成和育苗面积发展到5万平方米,每平方米可实现利润2000元;海水育苗水体达10万立方,每立方米可实现利润1870元。无棣县成为全省重要的优质海参苗种繁育与供应基地,形成规模经济效应。

三是以渔民增收为目标,提供全方位服务和保障。重视科技兴农工作,并与省厅、市局签订《山东省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任务书》。严格按照省厅每年制订的实施方案,主抓渔民培训、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及水产品质量提升,并通过渔业科技入户这个平台,全面提升全县渔业科技应用水平,提高一线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为全县养殖业做好科技服务。在资金投入方面,积极争取县财政支持,追加经费,扩大示范规模。推广应用新品种,探索新模式,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100%。中国对虾黄海2号试养成功,引进斑点鳟鲑、大竹蛏等新品种。无棣县养殖的半滑舌鳎,种质优良,成活率高,市场价格高。由友发水产院士工作站进行的参虾、参鱼混养试验,进展良好,每亩增收千元以上。2012年,培育对虾养殖科技示范户160户,刺参养殖科技示范户40户,有效辐射带动1000户渔民致富,主导产业的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达到95%以上。通过养殖业的生产发展,创造了1000多个就业机会,并带动了运输、销售、餐饮、水产品加工等相关服务业的繁荣,取得显著社会效益。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