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乌贼将重返青岛市民餐桌 人工培育取得技术突破

来源:潘旭业   发布时间:2013-07-03 10:17:36 

记者 潘旭业

7日,记者从青岛开发区水产技术推广站获悉,经过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专家6年的攻坚,金乌贼苗种人工规模繁育,工厂化养殖通过相关委员会的验收。据悉,因大量捕捞,目前野生金乌贼几近枯竭,通过人工培育以及规模化养殖,金乌贼将重现市民餐桌。

7日下午,记者来到青岛金沙滩水产开发有限公司,这里就是黄海水产研究所金乌贼的研究基地。记者看到,公司厂房内有很多椭圆形的大水泥池子,池子上方悬挂着很多细长的用于电解氧气的塑料管,池子内养着很多金乌贼。金乌贼的外壳透着漂亮的金黄色,随着光线的变化,金乌贼的外壳也由浅变深、由金黄色变为褐紫色。这是金乌贼适应环境脱离危险的一种表现。青岛金沙滩水产开发有限公司经理薛祝家告诉记者,金乌贼生长速度极快,生活环境可塑性强。

金乌贼就是平时老百姓所叫的墨鱼、乌鱼。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金乌贼在我国沿海均有分布,以黄渤海产量较多,当时普通老百姓的餐桌上都能吃到金乌贼。青岛开发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由于大量的捕捞和近海海洋环境的恶劣,现在青岛的市场上已几乎看不见金乌贼的踪影,偶尔有渔民捕捞上极少的数量,活体都能卖到每公斤160元的高价。据悉,为避免金乌贼绝种,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人员在位于黄岛的金沙滩水产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了金乌贼研究基地,实验人工规模培育。

7日,金乌贼研究项目负责人黄海水产研究所的陈四清教授告诉记者:我们进行了4年的研究,2010年终于攻克了金乌贼人工规模养殖这一瓶颈,为接下来的金乌贼人工繁殖、选育、播种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从那时开始,我们接着尝试进行工厂化养殖。经过两年的实验,金乌贼工厂化养殖终于取得了成功,个头都比较大。而且喂养的都是活着的小鱼、小虾,绝对无污染,现在已经非常少见的金乌贼将重返市民的餐桌。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