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青融入“蓝黄”战略推进区域科学发展
10月27日,山东省2012蓝黄“两区”经贸洽谈会暨中小企业融资推介会在潍坊开幕。
作为协办单位之一,淄博市组织高青县、4家海洋产业联动发展示范基地参展和72家企业产品参展,全面展示了淄博市富有特色的高效生态农业和高端产业。
2009年11月和2011年1月,国务院先后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高青县是淄博市唯一纳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区县,桓台东岳氟硅材料示范基地等4个示范基地则被后者被列入海洋产业联动发展示范基地。
“蓝、黄”两个国家级战略带来难得的发展历史机遇的同时,也让淄博市面临着如何主动融入、推进区域全面协调发展的新课题。
绿色高效农业快速推进
高青,作为淄博融入“蓝、黄”战略的“桥头堡”,无疑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在本次蓝黄“两区”成果展上,高青成为淄博展区最大的亮点。
在大地黑牛公司的展台前,小索姑娘拿着一株硕大的杏鲍菇养殖瓶,正兴致勃勃地向观众讲解:“上半部分的杏鲍菇,是人吃的;下半部分的培养基,是牛的好饲料。”她所讲的,正是大地黑牛公司的著名的“球型产业链”——将玉米秸秆用于工厂化生产有机杏鲍菇,产菇后的菌渣作为肉牛养殖的高档饲料,肉牛粪便用于生产沼气、发电,沼液作为有机肥发展有机瓜菜……从而形成完整的球形产业链。
“我们的生菜15元一棵,西红柿15元一个……”在绿龙公司的展台前,山东绿龙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王琪则自豪地展示他们的绿色蔬菜。据他介绍,公司致力于开拓高端消费市场,打造果蔬“奢侈品”。“绿龙源”牌生态果蔬产品有十几个品种,日光温室蔬菜不施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化学物质,不使用转基因工程技术;IT植物工厂的密闭无菌环境甚至可以达到重症监护室的标准。实行订单种植,产品供不应求,市场反响良好。
在展区内,还展出高青大米、高青西瓜、高青西红柿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和“山东黑牛”这一极富有淄博特色的产业。
来自淄博市发改委的资料显示,位于高青的山东布莱凯特的黄河三角洲山东黑牛科技示范推广产业化重大项目、淄博中农置业的台湾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园项目、农凯米业的两万亩高产优质高青大米基地建设项目等15项目都得到“两区”建设专项资金以财政补助、贷款贴息的形式的扶持。
据参加展会的高青县副县长张亮云介绍,借“蓝黄”发展战略之机,高青积极探索集约农业、循环农业、绿色农业之路,已经取得显著成效。高青已经成为黄河三角洲区域的高档肉牛新种质繁育基地、低碳与循环农业示范基地、绿色无公害标准化示范推广基地、都市农业体验基地。
高端产业力争蓝色跨越
在全方位推动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变的同时,高青还借助“蓝黄”两区的政策东风,高起点、大手笔,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技术等高端产业。
在展会上展出的磁浮磁动风力发电项目,是落户高青的我国、也是世界上首个采用磁浮磁动技术的风力发电站。该技术区别于常导、超导磁悬浮体系,理论上实现了全风速发电,微风也可发电。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始创新技术,是对传统风电技术的颠覆,是新能源领域的革命性技术,填补了世界空白。
山东谦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电子基布项目,主导产品FR4-CCL电子玻纤基布属电子材料覆铜板基材,广泛用于3G手机、3D电影、航空航天、IT产业、风力发电等领域,产品市场广阔。二期工程完成后,高青将成为以玻璃纤维为主导的国家级复合材料示范园。
山东万众科技有限公司则在国内合金基固体润滑剂方面拥有核心技术和原创性知识产权,先后被授予“中国百佳低碳企业”、“中国自主创新企业百强”、“全国十佳绿色低碳示范单位”、“中国环保产业十大杰出企业”。
还有山东流云的海藻纤维生态纺织新材料产业化特种纺纱项目、山东富欣生物的山东省功能甜味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等。
据资料显示,高青县紧紧抓住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机遇,今年投资过千万元的项目达102个,上半年开泰石化丙烯酸及酯、布莱凯特蚓激酶养殖基地、富欣生物6万吨L乳酸及10万吨功能性低聚果糖等77个项目开工建设,开工率达75.5%,102个项目共计完成投资26.2亿元,同比增长32%。45个投资过5000万元的项目有36个已开工建设,开工率达80%,上半年完成投资18.9亿元,同比增长33%
以“蓝黄”战略为契机,高青正在逐渐成为节能环保与新材料产业基地,力争实现在高端产业方面的蓝色跨越。
“联动基地”寻求主动作为
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中,桓台东岳氟硅材料示范基地、博山节能环保产业基地、沂源生物医药示范基地、淄博大亚船舶配件示范基地等4个海洋产业联动发展示范基地列入规划。
据淄博市发改委副主任于道琪介绍,淄博的4个示范基地属于蓝色经济联动区,属于间接受益者。现在国家和省里将支持的重点放在主动区,还没有出台对联动区的扶持政策。下一步,淄博将积极争取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
即使如此,入选企业已经感受到被列为联动发展示范基地带来的巨大好处。
蓝黄“两区”成果展上,淄博大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秘书蒋振峰告诉记者,淄博大亚船舶配件示范基地是4个基地之一,被列为海洋产业联动发展示范基地大大地提升了企业和产品的品牌形象。作为行业的佼佼者,大亚公司将借助这次历史良机,再次实现历史的突破。
记者从市发改委获得的信息是,淄博以海洋产业配套协作、产业链延伸、产业化示范为重点,策划储备并开工建设了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市场前景好、带动作用突出的技术研发、产业化示范重大项目。截至八月份,在建重点项目46个,总投资148亿元,目前已开工44项,今年已完成投资35.5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59%。华成精密减速机、宏泰大型船用部件等一批“投资过10亿、达产后销售收入30-50亿”的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或投产;瑞阳制药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于2011年11月获国家发改委批准;大亚集团目前正在接受省证监局的辅导监管,预计年内可成功上市。下一步,将切实用好中央和省“两区”建设专项扶持资金和蓝黄两只产业投资基金,做好项目策划储备工作,最大限度地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同时加强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主体区的对接协调,主动进行战略对接、产业对接、政策对接。
正如一位参展的企业代表所言,“蓝黄”战略带给淄博的影响将是长久和深远的,今天还仅仅是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