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滨州依托蓝黄两区建设 推动特色产业发展

来源:大众日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17:53:45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山东省滨州市以蓝黄两区建设为依托,以建设50个特色经济园区为载体,突出高端制造业示范区、现代服务业拓展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实验区、临港高效生态产业聚集区四大发展亮点。今年上半年,全市完成GDP1005.6亿元,增长10.2%,高出全省0.5个百分点。1-8月份,地方财政收入完成97.66亿元,增长15.3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63%;固定资产投资785.35亿元,增长21.7%;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42元,增长14.8%。

在滨州采访期间,众多的“第一、唯一、首次、首家”让记者们感到兴奋。

全球最大的45万吨一水葡萄糖生产线——西王;国内第一家利用100%废旧塑料生产再生涤纶长丝的企业——龙福科技;而滨奥飞机制造公司的四个唯一令记者称奇:国内唯一获得欧洲航空安全局认证的整机制造商;国内唯一生产全复合材料机体的飞机制造商;国内唯一拿到产品销往国际许可证的通用航空制造商;国内唯一生产通用航空2—4座固定翼全复合材料机体航空器企业。

10月23日,采访团来到山东长星集团,董事长朱玉国给记者们表演起了“魔术”:只见他用打火机烧海绵、烧木材、烧纸片,都烧不着。他神秘地告诉记者,这是因为他们在各种材料中添加了一种新型高科技阻燃剂,目前技术还处于保密阶段。该阻燃产品,可广泛用于酒店、商场、学校、运输系统等领域,它将给阻燃材料产业带来一次革命。俄罗斯森林部门获知后,已与公司接洽此项业务。

培育特色产业成为山东省滨州市引领高效生态经济的重要载体。按照生态、循环、优质、高效的要求,滨州市规划建设了50个重点特色产业园区。其中10个农业园区成为带动农民增收、助推全市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山东省政府和科技部共建的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成功纳入国家“一城两区”发展规划(北京现代农业科技城、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黄河三角洲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黄河三角洲(滨州)75万亩水产健康养殖园区被列为省部共建项目。25个工业园区规模不断膨胀,15个现代服务业园区发展迅速。具有黄河三角洲特色的高效生态产业体系和海洋产业体系初具规模。

山东省滨州市现有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77家(国家级3家),建立了家纺服装、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行业技术创新联盟。今年以来,全市有51个项目列入全省技术创新项目计划,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兴起,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实现600亿元。

滨州市黄蓝两区建设办公室主任路军介绍,上半年,全市总投资过千万元的工业项目398个,其中,投资过亿元项目224个,完成投入302亿元。香驰粮油10万吨大豆分离蛋白项目已投产。魏桥集团76万吨新型铝材深加工项目、总投资280亿元的山东焦化钢铁新流程等一批大项目进展顺利。

被视为滨州短板的基础设施建设,随着火车跨过黄河,正加快推进。如今的滨州,已有高速路、铁路、海港、空港等,昔日的交通末梢成为国家级交通运输主枢纽城市。滨州港被纳入全国沿海港口建设布局规划,累计完成投资35亿元,17公里引堤、防波堤建成,2×3万吨级通用散杂货泊位已达到靠泊条件,今年建成并投入试运营。

■新闻链接

山东省滨州市着力打造环境友好型工业。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已达56家,初步形成了以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五大行业为支柱的发展格局,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从无到有,逐步形成了规模优势。

鲁北高新区所在地无棣县举全县之力突破五大经济板块。倾力建设重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区、现代宜居生活区、临港产业区、特色配套产业区“四大组团”,三年再造一个新鲁北,五年建成千亿级产业园。投资7亿元实施了三木大桥、供水提升等基础工程;总投资150亿元的三岳化工、总投资150亿元的齐星产业园等项目开工建设。新海工业园精细化工基地,目前已落户总投资115亿元的项目40个。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