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海洋经济迈向产业高端

来源:大众日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17:53:52 

大众日报烟台讯 目前国内已建造交付的7座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中,“烟台造”占了6座;一条鲜活三文鱼卖到一千多元,亚洲有能力大规模养殖的只有烟台一家企业。这些企业在市场里的上佳表现,意味着烟台海洋经济正加快向产业高端转型。

烟台市委书记张江汀表示,“我们正着力打造国内海洋经济领军城市,培强做大蓝色产业优势,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发展活力,力争在海洋生物产业、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新能源与矿产业、海洋环保产业、海洋高端服务业以及海水综合利用业等领域重点突破。”

做强龙头,完善配套,烟台的海洋产业链条不断向两端拉长。主体工程完工的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加上烟台开发区和蓬莱两个省级船舶工业聚集区,形成了从设计到总装一体化发展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链条,规模以上装备生产、配套企业达50余家,上半年完成产值84.7亿元。

东方海洋近两年通过与中国海洋大学合作,从鱼皮废料中生产胶原蛋白,附加值提高几十倍。中秋前夕,由该企业建设的国内第一家具国际先进水平的三文鱼(大西洋鲑)循环水养殖基地生产的鲜活三文鱼陆续上市,不但替代进口,而且比冷冻产品价格高出30%。

在总投资550亿元的万华工业园,以聚氨酯材料产业链为依托,把盐化工、海水淡化和精细化工等多条产业链融为一体,不断衍生出高附加值的新产品,各项目达产后年产值可达400亿元,将成为世界上技术最先进、产业链一体化程度最高、最具综合竞争优势的聚氨酯新材料产业基地。

产业高端化,离不开科技人才支撑。8月26日,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烟台分所举行奠基仪式,建成后将主要从事药物新制剂、重大疾病创新药物、海洋药物、生物大分子药物的研发。目前,烟台已集聚了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等9家海洋科研机构和高校,全市从事海洋科技研发的工程技术人员超过1000人。

烟台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重点推动了十大海洋经济试点事项。其中,设立烟台海洋产权交易中心,是国家批复的多个海洋经济区域发展战略中唯一给予山东省的创新试点政策。国家级海洋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建设方案已初步完成,海洋生物、海洋工程及装备制造等6个领域技术集成及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