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日照国际海洋新城未来美好蓝图绘就
2009年1月和2011年1月,国务院先后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使之成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10月22日至28日,省委宣传部、省发改委、省两区办、大众报业集团、山东海洋投资公司联合举办“喜迎十八大蓝黄两区走基层大型采访活动”,本报记者与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媒体以及山东省各主要媒体50多名记者一起,深入日照、青岛、烟台等九大蓝黄城市进行采访,体验新战略下的新变化。
青山、蓝天、碧海、森林、金沙滩,让多少人情迷日照。而日照国际海洋城的建设,无疑将用靓丽的蓝色为日照这座城市描绘更美的画卷,抒写更美的诗篇。它将改变这座城市人们的生活方式,它更将改变这座城市的存在方式。10月22日、23日,记者走进日照,体验着一个没有门票,也可以说没有围墙的蓝色城市的变化。
老村庄将变“海洋城”
作为一个老涛雒人,今年72岁的黄庆华经常去不远的工地去瞅瞅,原来居住多年的老家要变身国际海洋城。“海洋城就是要盖楼,把涛雒变成城市,这附近的老百姓也就有楼住了。”黄庆华笑着说。
在涛雒镇,记者看到一条9公里长的地下综合管廊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这条管道的一端是日照市主城区,另一端就是还未见雏形、但已声名远扬的蓝色经济试验区:日照国际海洋城。地面上,大型工程车来回奔波,正在施工的这段路被定名为“海洋大道”,是日照国际海洋城的主干道。日照国际海洋城党工委副书记杨洪福介绍,“海洋大道”规划设计了国内一流的地下综合管廊,透过这一管廊,未来铺设的通信、电力、热力、自来水等管线,现在全都预留了位置。这样一来,整个日照国际海洋城不用再设电线杆,成为没有电线杆的新城。
一座港口托起千亿产业集群
“当前的经济下滑对我们港口效益影响不大,我们还是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政工师锁旭升说。在他身后的港口区,一艘艘10万吨级以上巨型货轮正停泊在码头上。与此同时,在临港产业的重要支撑、我省装备制造业领域利用韩资最大项目现代威亚汽车发动机(山东)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进行生产。“我们整个工厂设计年产能68万台,今年基本是完全满负荷生产,可以说是供不应求。”该公司经营支援部主任张磊说。
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获批一年多之后,依托日照港港口优势成长起来的临港产业正成为日照市海洋价值链再造和提升的新引擎,一年两亿五千万吨的吞吐量,让相关的钢铁、汽车零配件等临港产业挺进“深蓝”,共同托起了产值千亿的产业集群。
大手笔引入国外“智囊”
10月23日下午5时30分左右,日照市外国专家局新建的管委会大楼仍旧加紧施工中。就在本月底,国家外国专家局正式批复的首个“中国蓝色经济引智试验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将在这里挂牌成立。亲自督导施工的市外专局局长夏龙河站在管委会的大楼前介绍,今年5月30日,国家外国专家局正式批复了在日照市建立“中国蓝色经济引智试验区”,这是国家外国专家局在国内设立的第一个国家级引智试验区。日照市政府每年将投入1000万元,设立中国蓝色经济引智试验区引智专项资金,对引智试验区的引智项目和人才项目给予资助。
山东五征集团刚刚成功引进了三位外籍专家加盟,这是五征第二次大手笔从海外引进专家型人才。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博士刘涌泉说,他之所以婉拒美国波音公司高薪聘请,来五征“打工”,看中的是日照的人才环境。
对话日照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军
日照是座没有“围墙”的城市
随着2011年年初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规划,作为蓝色经济区重要组成部分的日照市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正逐步“剑指深蓝”。日照市委书记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日照蓝色经济的比重已上升到了42.5% ,“日照的蓝色经济发展正在走向“深蓝”,用好蓝色机遇,全方位打造海洋特色浓郁的海陆一体化蓝色实体经济,这也是日照人正在逐步解析的一道蓝色经济立体几何题”。
记者: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中的一个城市,如何在蓝色经济打造和发展中突出与其他城市不同的发展路径?
杨军:日照是蓝色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涵盖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鲁南临港产业集聚区,这是蓝色经济区的重要增长极之一;二是青岛潍坊日照作为蓝色经济区三个重要的城市组团之一。日照也在青潍日城市组团当中。对于日照来讲,蓝色经济区对日照创造的机遇是最多的。比如日照讲蓝色实体经济,青岛讲蓝色硅谷,青岛注重的是科技和创新,日照在注重这两者的同时着重突出“实体”临港制造业集群。另外就是海洋价值链的再造和提升。
记者:距离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规划已经近两年,相比蓝区其他城市,日照的优势在哪里?
杨军:这个问题就像问“你幸福吗”,不好回答。每个城市有每个城市的优势,日照市在蓝色经济的发展中十分注重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在日照国际海岸建设方面就是运用了中外合作的这种模式。在体制方面还有一个创新,我们注重了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比如说今年3月在日照正式挂牌成立了山东蓝色经济区产权交易中心,这样也为我们蓝色经济区生产要素的配置提供了一个市场平台。
记者:您能举个亲身经历的例子,来描述一下日照的改变吗?
杨军:来日照的各类考察团越来越多,最近有国外的企业来日照考察,之前做了一个预算,有交通、餐饮、门票等预算,结果报销的时候就没有门票这个费用,他们说,日照是一个没有门票的城市,日照的大海不要票,规划展览馆不要票,也可以说日照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