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东营渔业示范区:昔日黄泥盐碱滩 建成蓝色“聚宝盆”

来源:马鑫   发布时间:2013-07-03 10:18:03 

记者 马鑫

大片的养殖区一望无际,海参、大闸蟹鲜活体肥……24日上午,蓝黄两区建设走基层大型采访报道西线采访团前往东营现代生态渔业示范区进行采访。随着蓝黄开发战略的实施,这片昔日一毛不值的盐碱滩变成了今日的蓝色聚宝盆

24日上午9点,采访团乘车前往现代生态渔业示范区,还没下车,记者们就被一望无际的标准化养殖池而震撼。每个养殖池面积是100亩,养殖的除了海参,还有虾和大闸蟹。示范区的告诉记者,一个标准海参池的成本大约是100万,低密度养殖每年的产出是200斤左右。

据了解,整个东营市现代生态渔业示范区规划总面积是30万亩,其中淡水养殖区10万亩,海水养殖区20万亩。以黄河口大闸蟹为主体的10万亩淡水区已建成,黄河口大闸蟹被列为山东省十大渔业品牌之一,并成功入选中国十大名蟹。20万亩海水养殖区已开发完成,建成海珍品养殖区10万亩、海参养殖池塘10万亩,全部海参池塘投入使用后,预计年可出产海参1万吨,实现产值20亿元,并且攻克了东参西养的养殖难题。

东营的海水微生物特别丰富,海参养殖池几乎不用投饲料,光靠水里的微生物海参就能很好的生长。负责人告诉记者,为改善生态环境,提升综合竞争力,示范区海水养殖区坚持灌排分设,进区海水经过沉淀、净化后进入海参养殖池塘,而后养殖虾蟹、卤虫,养殖尾水制取原盐,循环利用,即实现了零排放零污染,又实现了海水综合利用及效益最大化。

随后,记者又来到示范区的山东海宏实业集团的海参育苗基地。未来这里将成为全国最大的海参育苗基地。随着我们三期项目的完工,将达到16.5万立方水体的育苗厂规模,届时将可年产海参苗60万吨,能占到全省整个用量的20%以上。海宏实业集团的董事长宁超峰告诉记者,自己最初只是承包的养殖池进行海参养殖,后来随着对海参苗的需求增大,干脆自己搞起了科研,在示范区搞起了海参育苗。不只是解决的东参西养,还攻克了海参育苗的难题,除了自己用,以后一半的参苗会向外出售给各地的养殖户。

在抓好水产养殖龙头带动作用的同时,示范区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合理开发风电、地热等清洁能源,形成地上有风电、地表有养殖、地下温泉开采三位一体的立体开发模式,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自然资源,努力形成各类资源综合开发、综合利用的示范带动效应,实现永续发展的目标。实施渔民上岸居住工程,建设亲水娱乐、温泉度假设施,打造滨海旅游景观、景点,形成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生动局面。目前,伴随着蓝黄战略在东营的稳步推进,现代渔业示范区正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昔日的黄泥盐碱滩成了如今的聚宝盆,一望无边的养殖池已变为群众致富的钱袋子。

虾类:十月是南美白对虾和罗氏沼虾主要的收获季节,应将大部分虾收获上市,少数或个体较小的虾可留至11月上旬收获,有大棚覆膜和一定的加温设施则可推迟上市的时间,一般可延后至元旦前后上市。脊尾白虾和青虾的生存适温较前两种虾广,一般不存在越冬及冻死的问题,而且天气晴好时仍可适量投喂以促进其更好地生长。

蟹类:10月是河蟹、青蟹的收获旺季,必须注意防逃、敌害。如为了防止大量集中上市而造成价格过低而希望推迟上市的,须特别加强管理工作,注意水质调控,并进行科学合理地投饵。10月以后,气温、水温、水质趋于稳定,梭子蟹养殖进入育肥阶段,可根据实际情况换水,利用大潮进行大排大换,保持水质清新,透明度控制在50cm左右,促使梭子蟹大量摄食催肥。冬季还应注意保温措施,防止梭子蟹冻死。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