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港的绝活

来源:袁柏鑫 姜龙飞   发布时间:2015-05-20 17:56:10 

一、员工身份受尊重 青岛港就是大家庭

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2012年我国外贸出口形势严峻,很多行业受到影响,其中港口的日子就不好过。但是青岛港保持了高于全国沿海港口平均增幅的发展势头,继续保持全国第二大外贸港口的地位,全年吞吐量有望达4亿吨。青岛港是如何做到的?

在青岛港,朱氏三兄弟有着很高的知名度,他们名叫朱广祥、朱广林,朱广田,原本都是来自沂南的农民工,目前全在前港公司从事一线工作。

见到老二朱广林的时候,他正在货堆上忙碌着,青岛港每天都来来往大量的煤炭、矿石,为了保证港区的卫生,都必须要码放整齐,并且用苫布苫好。作为副队长,朱广林每天要指挥工人负责二十多个类似的货堆,不但要做到干净整齐,所有的苫布还要靠人力拽到几米高的货堆之上,遇到刮风下雨的时候,就更加辛苦。朱广林告诉记者,他们所有的篷布机都要靠人力往上拖,自己一个人往上走都累得喘不上气,何况拖着大篷布。他们必须随时掌握天气与本报,一遇到恶劣天气,就得加班加点。

在旁人看来,朱广林的工作或许是整个青岛港最脏最辛苦的工作了,不过他很热爱这份工作,哪怕是下班后,只要刮风下雨,他和同事们总会主动赶来义务加班。在距离高高的货堆不远的地方,朱广林的三弟朱广田也在岗位上忙碌着。

为了能够做到煤车颗粒归仓,朱广田每天的工作就是拿着小扫帚,沿着火车车皮一次次地仔细检查。火车门的缝隙很宽,为了防止矿石洒漏,他们必须一遍遍检查,保证为货主提供优质的服务。

兄弟两个都非常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自觉自愿地为青岛港贡献着自己的能力,与他们一样,大哥朱广祥也在前港公司做着门卫的工作,检查进出港口的车辆。事实上,不但哥三都在这里工作,他们的爱人也享受到了青岛港照顾农民工的政策,成为了每月拿工资的青岛港职工。工作稳定了,兜里面钱也多了,三个家庭都购买了住房和私家车,在他们的眼里面,青岛港如今已经成为了他们自己的家。

朱广田表示,自己1996年来到了青岛港以后,感觉到了家的温暖。他还记得当时公司老总的话,职工的事就是大事,再难也要办好。在这里,他们公司不仅为他们解决工作,而且培养他们学习政治、业务和文化。

青岛港有农民工8000多人,占全体职工的三分之一,与正式职工一样,拥有一个单子发钱,一个食堂吃饭,一样评职称,一样拿大奖的权利,实现了由技能匮乏到又红又专、由挣钱吃饭到实现价值、由短期务工到当家作主、由打工者到新时期产业工人的根本转变。青岛港的干部职工始终都把农民工当成自己的家人。农民工在这里,是名副其实的港口主人。

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对青岛港的热爱,朱广林和朱广田现在已经从最初打工的普通工人成长为副队长,在企业内有了尊严,有了地位之后,他们的认知也同样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兄弟俩纷纷表示要起到带头作用,自己的工资和待遇也是水涨船高。

在青岛港,多年来始终坚持保证人人有岗位,提出谁让职工下岗就让谁下岗,对职工承诺只要愿意干、好好干,就决不撒手不管,依靠自身发展解决职工的岗位问题。多年来,不仅没有让一名职工下岗,还为社会创造了53万个就业岗位。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在为全体职工保岗位、保薪酬的同时,又新招录800多名大学生。

青岛港集团董事局主席常德传说,必须保证广大职工真正在这个企业——青岛港里边活得很有尊严,而且干得很有奔头。他甚至直言,谁看不起农民工,谁就是看不起俺爹俺娘。

谁看不起农民工,谁就是看不起俺爹俺娘,常德传不但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每年冬天最冷的、夏天最热的时候,常德传都要到一线参加劳动,同吃、同住、同劳动、干满点,而且这一做就是24年。

常德传笑言自己是世界上最老的一个装卸工。二十四年来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是他自己提出来的。不仅如此,他认为必须要长期践行下去,它不仅仅一个形式,更重要的在一个内容,让职工知道企业时时刻刻想着他们,时时刻刻心里面装着他们。

二、个人企业紧密联系 青岛港就是我的家

朱广林三兄弟的成长得益于他们淳朴能干的的奋斗史。他们的成长见证了青岛港的发展壮大。正是由于青岛港在管理上实现了真正的同吃同住同劳动,让农民工兄弟看到了未来的希望,这种从挣钱吃饭到实现价值的转变给青岛港带来了惊人的效益。

走进青岛港的大门,岳母刺字的巨大雕塑赫然树立,每天都在提醒着二万多青岛港职工精忠报国的精神。在青岛港的各个角落,都能看到这样一些醒目标语:永远听党话,永远跟党走,永远报党恩工人伟大,劳动光荣精忠报国,服务社会,造福职工,在这样浓郁的氛围之中,从每个领导、每个员工身上,都能感受到同一种文化,真正是一个信仰、一个声音、一个劲头。

郭磊是青岛港一名普通的吊车司机,他每个月都要带薪参加四次211的学习和主题班会活动。郭磊告诉记者,从1999年开始这个学习之后,他基本每年都要记满两个笔记本,在提高了业务水平与安全意识的同时,也了解到了从中央到企业最新的精神。

正是在这样氛围的熏陶和感染之下,青岛港上下有效地把个人命运与企业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在常德传看来,在这个大家庭当中他们感受到的是和谐的劳动关系。归根结底,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不是什么效率,最高境界是和谐。员工在企业人梳理主人翁意识,为自己想,为自己做。那么这样把自己的命运同党的命运、国家命运同企业的命运绑在一起了。

三、提高员工素质 人人都有绝活

以党建工作指引工作方向,是青岛港的特色。思想统一了、精神凝聚了、待遇上去了,青岛港员工的工作热情格外高涨。企业就是我的家成为职工的共识。如何让自己的大家庭始终充满动力?始终保持业绩的增长?

青岛港是国家特大型港口,有着120年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20多年来,发展成为三个生机勃勃的现代化新港。港口总资产从1.8亿元增值裂变到300亿元。2009年,青岛港依靠自身的力量,提前17年还清了所有外债。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80后的张立林是门机的司机、车长,最近他要参加技能比武大赛,他正在操作现场练习着比武的科目。从张立林口中,记者得知每个月、每个季度都有基准练习,公司队里内部有小比武,每年集团各个公司都要参加比武。

2005年4月1日,张立林从山东乐陵农村来到青岛港,刚进港时,因为文化低,技术活一点也不懂,很多设备连名字都叫不上来。很快,青岛港的环境使他如鱼得水,从进港后的第二年开始,他就年年参加集团考工晋级和技术比武,先后两年夺得集团比武冠军,从一个技术门外汉变成了一名门机司机高级工。同时,张立林用心总结提高效率的方法,创造了抓斗作业舱外零停留作业法,使每钩货的作业时间比原来减少了5-10秒钟,按照一条船6台门机作业来算,一个班干下来就多抢出1000多吨货,效益非常明显。

现在的他说,自己已经摆脱了农民的自卑心理。因为自己跟其他员工在一个起跑线上,他也是企业的主人。在这里工作就像给自己家里干活一样,都是在一个大家庭,都是兄弟姐妹。

正是在朴素的家庭责任感的驱动之下,以劳模许振超为代表的创新团队不断发展壮大,工人发明家层出不穷,以创造者名字命名了580多个员工品牌,练就了1800多个绝活,集装箱装卸振超效率8次刷新世界纪录,铁矿石接卸孙波效率16次刷新世界纪录。如今的青岛港,人人有绝活,人的创造力也成为了青岛港能够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屹立不倒的核心元素。

常德传说,提高人的素质,提升装卸效率,就能抢占更多的发展先机,吸引更多的航线全公司以及货主到青岛港来卸货。借此,他们港口上半年保持了一个不断发展的态势。

多年来,青岛港集装箱从2000年的200多万标箱,增长到2011年的1300万标箱,增长了6.5倍,成为当今世界集装箱吞吐量第七大港口。眼见着这飞速的发展,合资公司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外方总经理李成祚深有感触。

起初,李成祚来青岛港时,对于这种军事化的管理模式很不习惯。可当他逐渐接收后,他发现这种模式对于无论员工,还是管理层,甚至企业都大有裨益。

事实已经证明,青岛港的企业文化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统领,同样可以很好地凝聚了来自不同国家的合作方的力量,有力地带动了港口集装箱发展,创造了比西方管理制度更高水平的生产力和效率。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的曲折性、艰巨性进一步凸显,全球经济下行,港航市场持续低迷,波罗的海干散货综合运价指数(BDI)低位震荡下行,从年初的1624点一路下跌,航运市场呈现出需求放缓、运力增加、成本上涨、运价下降、亏损扩大的态势。在一片低迷的世界港航界,青岛港逆势上扬,持续增长,生产指标、收入指标、效益指标均创历史新高,这些依靠的都是青岛多年来打造的内功。

常德传表示,青岛港的优势主要包括四点:质量、服务、信誉和效率。17月份,青岛港港吞吐量完成24117.6万吨,同比增长8.3%,其中外贸吞吐量完成15657万吨,同比增长9.4%,继续保持全国第二大外贸口岸,集装箱完成846.2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1.2%;集团营业收入完成71亿元,同比增长15%,位居全国沿海港口前列,创造了世界港口的一个奇迹。

国有企业有人才、资源、环境和组织的自身优势,如何适应适应市场竞争,就必须要按照经济规律改革创新。常德传认为,就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理论来武装大家,用听党的话,跟党走,用一个信仰,一个声音来统一大家的思想,这是真理。特别是青岛港要把中央精神,国有企业办好,不是照搬照抄,而是用世界的眼光国际的标准发扬本土的优势。国有企业要继继承党的政治优势,国有企业的管理优势。另外在新的时期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出生于普通工人家庭的常德传,大学毕业后,到青岛港从事一线装卸工作,干过装卸工、电工,他深深地知道职工需要什么。在青岛港工作40多年了,这期间青岛港饱受了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型的阵痛,经历了近年来金融危机的残酷考验,他都带领青岛港人挺过来了,同青岛港二万多员工一样,他也掌握着一项绝活,这份绝活对于青岛港来说,却是分量最重的一项绝活。

常德传说,这份绝活就是把职工的心思变成企业管理层的决策。青岛港二十多年来的发展,基本上没有重大的失误,他感受到最大的一条就是能够吃透两头,中央要求什么,上级要求什么,港口需要什么。实事求是,这是最根本的一条绝活。

按照吞吐量来算,青岛港目前是世界第七大港,到2020年,青岛港改扩建完成,将一举变成世界第一大港。这样的前景让人兴奋。但是要保持一个港口的经济效益持续稳定增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了有赖于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好转,从内因上找动力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节目中青岛港人人都拥有一身绝活的追求让我印象深刻。于职工来说,绝活可能是掌握一门生产技能,提高工作效率,增加经济效益;但是对于青岛港的掌门人常德传来说,他的绝活是把职工的心思变成领导的决策,吃透两头,不但中央满意,而且职工满意。这个绝活是带领青岛港平稳前进的根本法宝。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