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批复海洋功能区划中国提速海洋经济发展

来源:国际金融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17:57:10 

编者按:如今,海洋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今年8月,广东、浙江和福建等省份纷纷发布海洋经济发展的规划,掀起了一股“海洋热”。随着国务院10月16日密集批复了8个省、市和自治区的海洋功能区划,政策预期使得原本看似不切实际的沿海省份产值“设想”将有望变成现实。

被视作中国经济新增长点的海洋经济,又有新动作。

10月16日,国务院统一公布沿海地区8省(区、市)(河北、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西、天津)的《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批复,但暂不包括广东、上海、海南三省(市)。

明确围填海规模

今年4月,国务院批准《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简称《区划》),规定沿海省市海洋功能区划制定的原则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原则”,合理配置海域资源。

在这一原则之下,批复对上述8个省市在填海规模、海水养殖功能区面积、海洋保护区面积、保留区面积、整治修复海岸线长度等方面分别给予了明确的量化指标。

记者统计发现,在上述8省(区、市)中,浙江省获得的建设用围填海规模指标面积最大,到2020年控制在5.06万公顷以内。而天津获得的填海指曜钌伲鑫0.92万公顷。8省(区、市)的填海指标面积总共超过21万公顷。

“浙江的填海面积指标可能跟浙江省岛屿数量和海岸线相对较多,而且有两个海洋经济相关国家战略有关。”浙江省社科院经济所副所长查志强指出,对涉海产业发展来说,填海规模指标是重要因素之一,便于将海域使用权证书换为国有土地使用证,向银行抵押贷款。

“在目前稳增长的大环境下,沿海省份陆地资源可利用的空间已经十分有限,向海洋要资源是地方政府能找到的最可行的加大投资途径。”长三角地区一位区域经济专家指出。

据此前消息,包括广东在内的9个沿海省市提出明确的远期规划,2015年海洋经济产值总额将高达70472亿元。上述《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的批复无疑是国家层面加速海洋战略的信号。

多数沿海岸线被围垦

据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简称“国合会”)海洋课题组介绍,近十年来,中国沿海掀起了以满足城建、港口、工业建设需要的新一轮填海造地高潮,从1990年至2008年,中国围填海总面积从8241平方公里增至13380平方公里,平均每年新增围填海面积285平方公里。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苏纪兰介绍,这一轮填海造地的特点是从零散围填海作业转向“集中集约用海”名义下的大规模连片填海造地。规模大,填海造陆速度快,主要用于大型化工、钢铁、港口等沿海产业及城镇建设,围填海项目审批缺乏生态环境意识,项目实施的监管不力,现有法规难以全面落实。

统计显示,围填海使中国滨海湿地面积锐减了57%,许多湿地鸟类栖息地和觅食地消失,海洋和滨海湿地碳库功能下降,碳汇功能丧失,湿地生态服务价值大幅降低。

国合会预计,中国围填海所造成的海洋和海岸带生态服务功能损失达到每年1888亿元,约相当于目前国家海洋生产总值的6%。

国家海洋局曾提出,未来,中国35%的海岸线要保持自然状态。但海洋部门的调查数字显示,像渤海湾地区超过70%的沿海岸线已经被围垦。

“中国海洋功能区划提出,全国11%的近岸海域应建立保护区,到2020年,这些保护区总面积要达到中国领海面积的5%。而目前这一数字不到1%。”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海洋项目高级官员王松林对记者说。

刘赐贵介绍,海洋部门将对围填海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和考核,对地方围填海实际面积超过当年下达计划指标的,暂停该省(区、市)围填海项目的受理和审查工作,并严格按照“超一扣五”原则扣减下一年度指标。

规定海洋污染指标

与此同时,批复也对海洋污染相关指标控制进行了规定,其中对天津市的规定最为严格,要求“管辖海域海水水质达到二类标准、海洋沉积物和海洋生物质量达到一类标准的区域面积确保在1/3以上,直排海工业企业和城镇污水集中处理厂的污水排放达标率达到100%。”

查志强分析,这大概与天津作为惟一的城市功能区,以及渤海湾海洋容量相对较小有关。

也因此,《区划》被视为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重要限制”,各地在编制涉及海域使用的产业规划、报批项目时必须符合其《区划》。这也是国家层面统一规划的出发点所在。

不过,规划之后是否按规定执行,监督机制必不可少。除前期的审批限制外,国家海洋局在后期对《区划》实施状况的监督显得尤为重要,而社会和舆论监督的加强还有待明确。

相关阅读

天津港:“集疏运”制约瓶颈待解

■ 本报记者 黄晶华 发自天津

2011年,天津港货物吞吐量达4.53亿吨,世界排名上升到第四位;集装箱吞吐量增长到1159万标准箱,世界排名上升到第11位

作为中国最大的人工港和中国北方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天津港从1952年重新开港至今,实现了60年的跨越。

“正是由于天津港的快速发展,才带动了天津市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所以,天津港对于天津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天津市副市长尹海林昨日在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港口与城市互动发展论坛”上表示说。

昨日,记者从“天津新港重新开港60周年新闻发布会”了解到,天津港近20年来货物吞吐量以年均千万吨级递增,2001年成为中国北方第一个亿吨大港;2011年,天津港货物吞吐量达4.53亿吨,世界排名上升到第四位;集装箱吞吐量增长到1159万标准箱,世界排名上升到第11位。

不过,天津港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尹海林指出,“天津港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集疏运’对天津港的制约,天津港是人工港,我们的港口能力、吞吐量不成问题,关键是,现在港城矛盾越来越突出,如何解决这样的瓶颈问题,进一步释放天津港更大的能力,为更大的腹地服务,我觉得这也是我们需要研讨的。”他同时也指出,天津港宝贵的岸线如何利用也是很重要的问题,需要在生产岸线、生活岸线、生态岸线之间协调好关系。

“未来的港口,一定要走一条与城市和谐发展、和谐共融的道路。”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于汝民表示了他的看法。

据记者了解,天津港是中国首家拥有上市公司的港口企业,为中国的港口企业体制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深化劳务用工体制改革,完善劳务承发包价位管理和招投标机制,逐步实现港口劳务用工的契约化和市场化,完成后勤、物资两个系统的体制改革,完善相关的考核机制、自我发展机制和市场化运营机制等,这些改革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天津港的发展。

天津港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天津港未来的改革将是以突出用人和分配制度改革为重点,最终目的是要建立与集团化、国际化经营相适应的现代企业管理框架体系,进一步增强发展活力和发展后劲。

洋口港:推进900亿重点产业项目

■ 本报记者 黄晶华 发自北京

目前,如东洋口港正在抓紧推进的重点产业项目共有四大类26个,总投资约900亿元

通过12.6公里的黄海大桥,直达至大海深处2.98平方公里的阳光岛,这里,就是江苏如东县洋口港的核心之地。过去7年中,记者曾3次参观过这里的建设场景,每一次都能带给记者很大触动。条件艰苦,投入大,尽管存在诸多不利因素,但对于当地而言,这一经过了20多年专家论证才得以被确认的深水港址,被寄予了拉动经济的厚望。

近日,记者从相关座谈会上获悉,目前,如东洋口港正在抓紧推进的重点产业项目共有四大类26个,总投资约900亿元。截至目前,已有31艘LNG船舶来码头进行作业,总规模达278万吨,岛上第三个LNG储罐将在今年投入使用,洋口港成为中国沿海港口第一个具备全球最大LNG船舶接卸能力的港口。

据了解,四大类产业主要是能源产业、石化产业、冶金及装备产业和现代物流产业。其中,在能源产业方面,除中石油江苏LNG项目外,洋口港正在抓紧推进的还有总投资30亿元的中石油成品油物流管库一体化项目,目前已与业主单位确定了项目选址,并完成了可研初稿的编制工作;一期总投资56亿元的振戎洋口能源仓储项目已与投资方就库区选址进行了沟通、确认,同时完成了项目公司的设立工作。

港口的开发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紧密相连。洋口港相关负责人指出,洋口港开发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能不能有一个优化的发展环境,能不能有一个和谐的推进机制,关系到洋口港发展的生命力、持久力和爆发力。因此,今年以来,洋口港围绕“和谐立港”这一理念,在生态环境的优化上,正确处理好海洋渔业生态生产与海洋工业化经济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在港区项目引进上,加大进区项目的环评审批力度,对不符合环评、不符合产业政策、污染难治理的工业项目一律不予考虑。同时,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和排海工程的规划报批,加大落户项目的环境监测力度,加强港区绿化景观配套,全面提升港区生态建设的水平和等级。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