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十年以来,国际社会包括联合国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OC)以及美国、日本、智利、印尼、印度等易受海啸袭击的国家纷纷投入大量资源进行了海啸防灾减灾工作和海啸预警能力建设。
1960年在智利发生了大海啸,太平洋许多沿岸国家受到海啸袭击,给世界敲响了警钟。联合国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OC)于1965年成立了太平洋海啸预警系统国际协调组(ICG/ITSU)。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大海啸发生后,地震海啸的预警得到了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的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UNESCO/IOC)考虑建立新的全球海啸预警机制框架,即建立全球(Global)——区域(Regional)——次区域(Sub-Regional)——国家(National)四级海啸预警系统,由原来仅有的一个太平洋海啸预警系统(区域),扩展到一个包括太平洋、印度洋、加勒比海、东北大西洋与地中海共4个区域级海啸预警系统的全球海啸预警系统。
目前承担太平洋沿岸国家海啸警报发布的主要是太平洋海啸警报中心,它于1966年在10C(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的促请下建立于美国夏威夷。其后,又相继建立若干区域或国家的海啸警报中心,如夏威夷海啸警报中心、阿拉斯加和西海岸海啸警报中心、日本海啸警报中心等。
由上述这些警报中心构成太平洋海啸警报系统,主要任务是收集和传递发生在太平洋沿岸的海啸情报,必要时通过国家广播网和电视台向公众发布海啸警报。目前各国参加太平洋海啸警报网的验潮站有53个,地震台51个,承担整个太平洋的海底地震和海啸监测业务。
我国于1983年正式成为国际海啸协调组的成员国,此后国家海洋局开始了我国海啸的预警业务。目前我国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海啸预报产品包括:海啸传播到近岸各验潮站的时间预报、海啸波高度预报,以及大洋中海啸波传播时间图。目前能够实现越洋海啸30分钟预警、区域海啸20分钟预警、局地海啸15分钟预警。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在接到太平洋海啸警报中心的地震海啸消息后,将计算出的预警结果利用传真和短信下发至沿海各省有关部门。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