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考察对接签约仪式举行
9月23日-26日,“蓝色有约”--全国百家民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考察对接活动在青岛、烟台、威海三市隆重举行,省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牛启忠主持签约仪式,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副秘书长蒋杰,省发改委副主任、省“两区办”常务副主任宋军继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省工商局巡视员、省个私协会会长张铁军,省工商局副巡视员王建,烟台市副市长宋卫宁等领导出席签约仪式,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福建、江西、广东、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区、市)工商局、个私协会领导,全国110家优秀民营企业代表,青岛、威海、烟台3市签约企业代表,共约170人参加了考察对接活动。
这次考察对接活动,是省工商局、省个私协会深入贯彻落实《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支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发展的意见》以及山东省政府支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充分发挥省个私协会“服务政府、服务会员、服务社会”职能作用,借力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搭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与全国知名民营企业交流合作平台,从而进一步促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又好又快发展。
这次活动,从今年5月正式启动,得到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和省政府及省发改委(蓝办)的大力支持;青岛、烟台、威海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通过多种媒介向全国发布200多个符合产业政策、具有比较优势和良好发展前景的优质项目,吸引了一大批省外企业前来洽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工商局、个私协会积极提供帮助,推荐知名企业前来参与;省工商局、省个私协会认真组织,积极沟通协调,全力搞好服务,促成了一大批企业与项目达成合作意向。
这次活动,集中三天时间进行现场考察对接,与会人员听取了青岛、烟台、威海市委、市政府和发改委领导关于招商引资政策和重点项目的介绍,参观了青岛华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三利集团等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名优企业和工业园区,考察了投资环境及市容市貌,进一步加深了与会人员对半岛蓝色经济区的了解,增进了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经过前期预对接和现场考察交流,有60家企业与18个项目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签约投资金额达 56.9 亿元。
牛启忠要求全省工商系统和个私协会,一是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加快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意义。二是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扎实推进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三是认真抓好项目的落实和后续服务保障。要求相关市工商机关和个私协会对这些招商引资项目要建立责任落实制度,实行提前介入、重点指导、全程服务,积极帮助企业做好项目落地、商标注册、股权变更等相关工作,助力企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要不断创新服务手段,丰富服务内容,继续搭建企业交流平台,加强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资源配置优化和经济结构调整,努力为半岛蓝色经济区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实现民营经济新跨越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以优异成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
蒋杰对“蓝色有约”活动给予充分肯定,高度评价了活动取得的积极成果;深刻分析了当前的经济形势、主要问题和面临的任务,对山东省工商机关和个私协会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区域经济、民营经济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殷切希望。一是充分认识蓝黄“两区”建设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各级工商机关和个私协会要站在国家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把服务“两区”建设作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工商工作发展的新机遇,将工商和协会工作融入促进“两区”发展的大局中去思考和定位,紧紧围绕“两区”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认真分析、准确把握“两区”建设发展的新形势、新阶段对工商部门的新要求,进一步强化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意识,坚持与地方党委、政府同向思考、同步行动、同台唱戏,不断拓展服务“两区”建设的新空间。二是创新思路和举措,积极支持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加快实体经济发展,是当前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任务。各级工商机关和个私协会要认真研究和总结经验做法,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继续大胆探索,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坚持用创新的思路、办法、举措破解“两区”建设中难题,力争为促进“两区”发展拿出新思路、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规律、取得新成效;要紧密结合工商职能,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深入调研,及时制定出台推进“两区”发展的新政策、新措施;要充分发挥工商部门掌握着有关市场主体发展的第一手数据的优势,建立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数据交流共享制度,大力加强对“两区”市场主体及产业和行业状况综合研究和动态分析,提出进一步推动“两区”发展的对策建议,切实为党委、政府领导和企业投资提供科学准确的决策依据;要创新服务举措,深化服务内容,完善服务体系,从市场准入、登记监管、商标广告战略、创业融资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进一步强化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积极扶持、推进“两区”实体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三是积极搭建交流与合作平台,努力培育壮大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民营企业在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要认真贯彻国家支持民间投资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个私协会“服务政府、服务会员、服务社会”的职能作用,努力搭建项目对接与合作平台,开展重大招商推介活动,积极为私营企业牵线搭桥。要积极组织广大会员企业参加国内的各种经贸会、洽谈会,加强交流与合作,特别要注重引导“两区”的优势企业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与中央企业或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合作,借力发展;要积极拓展对外交流渠道,争取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引导具备条件和竞争力的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抢占发展的制高点,不断拓展民营企业的发展空间,促进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