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全市统一战线合奏“蓝色经济”畅想曲

来源:青岛日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18:01:43 

近日,民盟青岛市委提出的《关于调整胶州湾隧道通行费用加快推动西海岸经济新区发展的建议》摆上了市领导的案头,引起了市领导的高度重视。这份沉甸甸的建议凝聚着全市 “党外人士智囊团”服务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心血和智慧。

我市被确定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区和龙头,为全市统一战线工作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和更加广阔的舞台,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全市统一战线及时调整思路、更新观念,找准定位、科学谋划,紧紧围绕“蓝色”主题,发挥自身优势,搭建服务平台,形成齐心协力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为蓝色经济区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发挥智力优势,建诤言、献良策。把组织引导统战成员为蓝色经济区建设建言献策作为突出优势和工作重点,推动统战成员积极参与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的论证、规划、实施等各个环节的研究工作,切实为党委政府当好“外脑”和“智囊”。

三年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通过联合调研、专题调研、委托调研等形式,就蓝色经济的发展规划、产业布局、体制创新、成果孵化等重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形成了《山东海洋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与对策》、《关于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调研与对策》、《关于海洋科技体系建设问题的对策建议》等有分量的调研报告38篇,受到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的充分肯定。其中《关于建立国家海洋防腐蚀研究中心的建议》得到刘延东同志批示及国家有关部委的采纳。

同时,充分利用民主协商会、座谈会、情况通报会等平台积极参政议政,通过组织召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座谈会、半岛战略蓝色经济论坛,参与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论坛、桥隧交通建设与城市发展论坛等省、市关于蓝色经济的研讨活动。连续三年在全市统一战线开展 “我为科学发展献计策”主题建言活动,平均每年收到意见建议800多条,多条建议被中央统战部、省委以及市委信息采用。

发挥资源优势,注入民间资本。今年4月,市工商联将第十二届一次主席会议在承载蓝色经济区建设发展任务较重的高新区、蓝色硅谷召开,市工商联企业家副主席、市总商会副会长和18个直属商会的会长约80人听取了当地的规划建设情况,并实地考察投资环境,对接投资项目,当场签订了海洋生物、高导热材料和信息技术等10个高新产业项目。

建设蓝色经济区是拓展发展空间、转变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市工商联把投身蓝色经济区建设作为引导民营企业转方式调结构的主攻方向,推动民营企业调整发展战略,凭借其决策快、经营灵活、创新意识强等优势,迅速占领蓝色经济的制高点。三年来,300多家民营企业走进蓝色经济区重点布局区域,共签署合作协议40多个,投资总额达70多亿元,进一步激活了民间资本,带动了民营企业投入到蓝色经济区建设的第一线,实现了企业发展与地方发展的双赢。

发挥联系广泛优势,为蓝色经济区建设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围绕蓝色经济区产业定位,积极为引进资金、项目和人才牵线搭桥。

在“海内外潮商青岛行”活动中,来自美国、法国、瑞典等国家和各省市的100多名企业家视察了西海岸经济新区,考察了海尔、上汽等项目,并与当地政府进行了对接。市侨办举办“2011海外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青岛高新项目对接洽谈会”,邀请来自美国、法国等国家的75名生物医药领域高层次人才参会,带来项目70余项,与我市100余家企事业单位进行对接、洽谈和交流。市台办举办“携手合作、实现跨越-青岛市蓝色经济发展战略主题推介会”,邀请近200名台商参加,推介我市蓝色经济发展战略,考察知名台资大企业。

仅2011年,全市统一战线引进日本明电舍、正大集团、美国纽约山东总商会总部等投资项目196个,资金58.6亿元;实际实施项目162个,实际到位资金42.2亿元。

搭建六大服务平台,助力统战成员投身蓝色经济区建设。

通过在全市统一战线开展“服务民企发展、助推蓝色经济”主题活动,在全市党外知识分子中开展“围绕中心建言献策、立足本职建功立业”等活动,积极帮助统战成员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支持、鼓励统战成员聚焦蓝色经济,加快发展步伐,努力成为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的生力军。

搭建政策服务平台。通过各级统战部门的网站、刊物、信息等渠道,及时向统战成员发布关于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有关政策和信息;搭建金融服务平台,近五年共协调金融机构为3200家企业融资210亿元;搭建维权服务平台。市工商联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仲裁民营企业民商事纠纷试点工作,在基层商会和企业建立了7个仲裁办事处,编发《仲裁法律手册》和《民企维权经典案例》。充分发挥市工商联法律专家委员会的作用,探索建立商会调解机制,近年来为民营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服务1200余次,调解纠纷820余起,挽回经济损失2.4亿元。

搭建人才服务平台。市工商联牵头成立了青岛市创业促进会,积极吸引民营企业成功人士参与,招募企业家导师志愿者363名,成立了创业基金和创业专家指导团,考察指导创业项目230多个,对133个创业项目进行了专业规范的评审,其中52个项目得到全国创业办的支持。搭建科技服务平台。建立民营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项目对接和跟踪服务机制,汇总发布科研项目1200余项,每年召开产学研合作会,达成合作意向100余个。搭建能力服务平台。针对各民主党派换届后一大批新同志走上领导岗位、新成员逐渐增多、工作任务日益繁重的现状,把能力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对民主党派领导班子和新成员进行参政议政等有关知识的培训,帮助他们提高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会同市委组织部到浙江大学举办民营经济创新发展和民营企业家、新阶层人士素质提升专题研讨班,为提高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