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蕉海鲈、五山重壳蟹、黄金凤鳝,横山粉葛,白藤莲藕……单是这些美食名称的罗列,从河鲜、海鲜到山珍、野蔬,已经标识出斗门美食地理坐标的经脉。传承秘制,也可以玩出新花样,斗门人用智慧料理出独特的乡情味道。
9月29日至10月5日,“中国海鲈之乡·珠海斗门2012年旅游美食文化节”,将在珠海市斗门体育馆广场举行。
斗门人开门迎客的酒宴,已经摆好了。
酒楼PK 海鲈争霸
斗门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沈岩介绍,本届旅游美食文化节以“海韵飘香、生态斗门”为主题,以“中国海鲈之乡”的农业、文化、旅游为主线。
据了解,单是河口鱼,斗门就有49种之多,是名副其实的“河口鱼大观园”。斗门是典型的河口型渔业区,丰富的咸淡水,孕育了南美白对虾、沙虾、青蟹、海鲈、尖吻鲈等40多种优质、高值的水产品。其中,白蕉海鲈早已是“大腕”级产品。
蛋黄焗鲈鱼球,八卦鲈鱼羹,听起来就别有风味吧?9月12日斗门区旅游美食文化节新闻发布会上,各种创意鲈鱼做法让记者好好尝了个鲜。
把海鲈肉捣碎,配以菜汁,调成白、绿两种颜色的汤羹,做出太极八卦图的模样,不仅看起来特别,尝起来鲜美,海鲈还因此被赋予浓浓的文化内涵。
这道菜只不过是个简单的“开场白”。还有意想不到的搭配:炭烧鲈鱼片搭配蔬果沙拉、灌汤鲈鱼肉球、凉拌鲈鱼条等。
斗门区旅游美食文化节执委会相关负责人说,本届斗门旅游节,海鲈将成为美食版块的主角,不仅以上创新菜式会亮相斗门旅游节,届时众多酒楼将会现场制作以鲈鱼为主材的菜式,供市民品尝,同时进行PK,通过美食家和市民的评分,将评选出白蕉海鲈十大金牌菜。在旅游节现场,还将开设众多斗门传统小食摊位,现场以传统技艺制作斗门小食,让市民既饱眼福又饱口福,同时了解斗门的传统文化与民俗。
作为本届旅游节的重头戏,9月30日下午,“白蕉海鲈”争霸赛将上演。专家学者将选出“海鲈鱼中之王”,并由拍卖公司现场将获奖海鲈鱼进拍卖,所拍奖金将悉数用于扶持斗门贫困学生。
旅游为“船” 行文化“水”
斗门献上的惊喜,绝不仅仅是在舌尖上。斗门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将促进旅游和美食更紧密的结合。
斗门是珠海、澳门重要的生态屏障,既像是满载金银珠宝的“斗”,又像是连接海洋与内陆的沟通之“门”。
发展旅游,斗门确有自然禀赋:白藤湖、鳄鱼岛、黄杨山金台寺、菉猗堂、御温泉度假村、网山古村落、黄氏大宗祠、万盛乡村俱乐部……从山海景观到都市风貌,从历史人文到科技新区,从古镇渔村到湿地园林,从水乡风情到生态田园,斗门的生态、乡村、民间文化游,得天独厚。
斗门区旅游美食文化节执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活动通过举办“水乡味道、海鲈大餐、玩转乡村、文化盛典(品海鲈、看大戏、逛乡村、坐花船、登金台、泡温泉)”主题系列活动,全面提升珠海特色海鲜美食文化、名优农产品的品牌价值,促进珠海西部生态游、乡村游、民间文化休闲游。
名优农产品,斗门正在创出品牌。在珠海市斗门名优特色产品展销公司,记者看到,各式海鲈加工品,斗门特色农产品一应俱全。临近中秋,益利大酒楼的月饼礼盒摆在最显眼处。
双龙起舞、龙舟竞驰、八音锣鼓、水上婚嫁、沙田民歌、乾务飘色等传统文化在这里交融传承。古庙、祠堂、骑楼等古建筑,至今仍然飘着令人心醉的南粤水乡韵味。
水产、农业 经济双驱
海鲈水中灵动,上岸也可镀金。
“白蕉海鲈”是珠海市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1年4月,国家农业部授予斗门区白蕉镇 “中国海鲈之乡”称号。
据悉,众多水产专家将出席旅游美食节开幕式,围绕海鲈种苗、养殖、加工、流通、市场等主题向养殖户们“传道”;马来西亚富祥国际、海源水产公司、之山水产公司等众多企业还将在开幕现场举行销售项目的签约仪式。据斗门区旅游美食文化节执委会知情人士透露,签约总额将达到15亿元。
“水”给斗门带来了财气。目前有八大基地共五万多亩水产养殖获得国家或省级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认证;“海源”、“之山”、“世海”、“海大”四大涉渔企业获得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称号,“广达”等13家涉渔企业获得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称号。
水产品,成为斗门人腰包渐鼓的重要来源。2011年,全区水产养殖面积20.62万亩,水产品总产量14.88万吨,产值31亿元。白蕉镇作为全国最大的海鲈养殖基地,目前养殖面积1.6万亩,年产5万多吨,约占全省产量70%,占全国产量30%。总产值5.37亿元
斗门的土壤,亦生机勃勃:鹤洲北小木瓜、白藤湖西芹、鹤洲莲藕、袁隆平超级稻、太空种子……斗门目前有15家生态农业基地,30多种绿色名优特产。
将这一个个农业亮点串联起来并进行提炼整合,一个特色鲜明、生态凸显、农村与城市并进发展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农业画卷有了响当当的荣誉。
通过产、学、研合作项目,产、销对接项目以及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斗门区将全方位培养白蕉海鲈等水产品产业链条,通过旅游节的品牌效应与聚集效应促进斗门河口型现代渔业规模化、产业化,带动斗门特色农业整体发展。
农业+文化+旅游,斗门做这道加法题,已经有了思路。
羊城晚报记者 毛雪皎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