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易:有很多指标比GDP更科学

来源:环球时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18:04:19 

国内生产总值(GDP)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但自从1992年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对GDP的质疑不断。国家统计局前局长李德水曾指出,GDP的局限性在于:它不能反映社会成本;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方式和为此付出的代价;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效率、效益和质量;不能反映社会财富的总积累;不能衡量社会分配和社会公正。

因此,GDP的增长并不意味着真正的发展。西方学者曾经提出很多更全面、更科学的指标,如1995年提出的真实发展指标(GPI),曾在美国、加拿大和英国得到应用。GPI由经济、社会和环境3个子账户组成,用计算收益、成本和资金账户代替GDP,可反映地区发展的收益和成本状况。计算结果表明,美国2000年的真实发展指标只是当年该国GDP的1/3弱。我国广州从1990年-2000年10年GDP增长3倍,真实发展指标却只增长一倍多,2000年的GPI只是同年GDP的1/5。又如环境近似调整后的国内生产净值(AEANDP),是GDP扣除经济过程中所消耗的人造资本折旧、环境资源折旧和环境污染损失这3项后得出,计算结果表明,我国宁波市2000年的国内生产净值约为当年GDP的1/3。再如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ISEW),认为现有国民经济账户体系中有3个方面不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量度:有关防护的支出;由经济行为造成的环境损失;自然资产的耗损,因此应予扣除。计算表明,我国苏州市2000年的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仅为当年人均GDP的1/4。

很多实例都能说明,GDP的数量增长与质量好坏并不总是一致的,有时甚至是矛盾的,质量差的GDP可以抵消GDP的数量增长,甚至使增长量成为负值。例如,商品的过量包装提高了GDP的数量增长,但包装品浪费了资源,造成废弃物的排放,也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又如,很多建筑物在使用很短年限后就被拆除重建,看来是在为增长GDP作贡献,实际上也是在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更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追求GDP的快速增长,不少工程建设规模大、速度快,却不注意质量和安全,像钱塘江三号桥和高铁甬温线都是创造GDP的大工程,但前者通车不久就发生断裂,后者最近发生严重的追尾事故,它们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对人民生命安全的危害,难道是GDP增长所能掩盖的吗?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拥有量和人均能源拥有量都较世界人均值低得多,加上30多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面临的环境问题十分严峻和复杂。这是我们在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必须加倍注意的基本国情,也是我们必须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促进GDP增长的现实原因。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