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创新发展举措 推动"振兴工业"富民强市
在新一轮“转方式、调结构”过程中,山东省威海市决策者对工业振兴之路有着深入的思考和清晰的判断。
审视威海自身,振兴工业不仅是威海市产业转调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赶超发展、跨越发展的迫切需要。从产业结构看,我市传统产业比重过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处于起步阶段;从企业结构看,骨干企业带动作用不明显,中小企业发展不充分;从产业集群看,缺乏大的装备制造业和重化工业,大企业主导产品协作配套能力差,产业集群数量少、规模优势不明显。
“大力推进工业化是富民强市和现代化威海建设的必由之路。各级领导干部、公务员和企业家,都要进一步提高对推动工业振兴的认识,按照传统产业品牌化、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化、服务产业专业化的要求,认真谋划工业发展,以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标不罢休的精神做大做强经济总量,全力实现工业强市的目标。”威海市市委市政府发出了振兴工业的动员令。
【举措】创新发展举措 优化发展环境
增强工业整体实力,县域工业是重要支撑。各市区立足实际,创新举措,奏响了提振工业的时代强音。
荣成市确定了科技创新、产业转移、品牌建设等7个方面的转调路径,着力培植海洋生物食品、修造船、冷链物流、新能源等4个省级和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全面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文登市加速项目膨胀,加快推进在建项目,目前70个重点项目已开工建设,年内可有36个项目投产。
乳山市敲定了涵盖产业助推、百企改造、骨干攀登、强企闯关、科技强企、项目倍增、融资突破、减负提速、素质提升、温暖激励等内容的“十大计划”,举全市之力发展工业,力争用3至5年的时间再造一个乳山工业。
环翠区大力培育五大优势产业集群,加大自主创新能力,强化大项目后劲储备优势,推动工业向高端高质高效发展;高区通过现有企业膨胀做强存量、新上项目做大增量、科技创新做优质量,推动工业经济做大做高做强;经区放大八大产业优势,壮大优势产业集群,转变工业增长方式……
各部门围绕“群众和企业需要就是政府施政的第一选择,群众和企业利益就是政府施政的第一考虑,群众和企业满意就是政府施政的第一标准”的核心服务理念,全心全意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行动】抢抓机遇练内功 强身健体迎挑战
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振兴工业的战略决策,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心剂”,不少企业立足实际,创新举措,强练内功,锻造“顶天立地”的能力。
三角集团董事长丁玉华表示,2012年是全球经济比较困难的一年,轮胎行业和汽车产业正在经历绿色革命,由低端同质化向高端差异化转变,三角集团要以转型升级夯实发展基础,以创新发展应对挑战,实现综合效益持续提升。
海马地毯连续投入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加大产品研发,扩大了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并在国际航空、船舶用品等高端市场站稳了脚跟。
新北洋瞄准“高中端、高附加值、高成长性”产品,以自主创新带动企业产业升级,致力成为世界一流的专用打印扫描产品制造服务商。
在造船企业普遍萧条的情况下,中航威海船厂却是一派繁忙景象。“今年,我们可实现13条船的交接任务,到2015年,威海船厂要创建示范船厂,打造一流企业,实现百亿规模。”中航威海船厂负责人说。
金猴集团在做强主业的同时,加快多元化发展步伐,多个经济实体实现了稳步扩张,膨胀发展。
从市区到部门,从产业到产品,从量增到质变,威海工业经济正以强力突破、蓬勃发展之势,加速步入质变通道,挺起威海经济发展的脊梁。(完)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