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洋灾害预警的现状与建议

来源:于福江   发布时间:2015-05-20 18:05:29 

我国遭受的海洋灾害种类多、灾害重,是西太平洋沿岸海洋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随着我国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沿海地区海洋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海洋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围绕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防灾减灾的需求,沿海应着力加强6个方面的能力建设。

海洋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和重要资源,已成为世界主要沿海国家拓展经济和社会发展空间的重要领域,但同时也是孕育多种海洋灾害的温床,如风暴潮、海啸、海冰、海浪、赤潮、咸潮、海岸侵蚀、海平面上升等。据有记载以来的不完全统计,海洋灾害已造成全球范围数百万人丧生,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难以估算。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风暴潮、咸潮、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等海洋灾害的致灾程度将会进一步加剧。

我国遭受的海洋灾害种类多、灾害重

风暴潮、海啸和地震是国际上公认的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三大自然灾害,其中,风暴潮和海啸均为海洋灾害。历史上,这两大海洋灾害曾造成严重的损失。

在孟加拉国,1970年11月一次风暴潮使30多万人丧生,1991年4月29日的风暴潮又使14万人葬身海洋;1953年2月发生在荷兰的风暴潮淹没土地约3237平方公里,2000多人因此死亡;2005年美国“卡特里娜”风暴潮重创新奥尔良,1000余人死亡;2008年5月缅甸“纳尔吉斯”风暴潮几乎淹没整个伊洛瓦底江三角洲,13万人死于非命。近100年来,全球共发生过7次死亡人数过千人的大海啸,1960年智利海啸波幅高达25米,13万间房屋被毁,200万人无家可归,2000余人死亡;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海啸席卷印度洋沿岸十几个国家,30万人死亡;2011年3月11日日本海啸造成近3万人死亡或失踪。

我国位于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沿岸,是全球台风最为活跃的海域,同时又位于太平洋地震带———“火环”的西侧,大地震频发,所以我国遭受的海洋灾害种类多、灾害重,是西太平洋沿岸海洋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例如,1922年8月2日下午3时发生在广东汕头的特大风暴潮,史书记载“风初起,傍晚愈急,九时许风力益厉,震山撼岳,拔木发屋,加以海潮骤至,大雨倾盆,平均水深丈余,沿海低下者数丈,乡村被卷入海涛中,屋舍倾塌不可胜数,受灾尤烈,150多公里的海堤被悉数冲毁,海水入侵内陆达15公里。有户籍可查的,死亡7万~8万人”。这是20世纪以来,我国因风暴潮灾害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仅风暴潮造成的死亡人数就超过10万人。“十五”期间,海洋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630亿元,死亡人数约1160人,特别是2005年的海洋经济损失近330亿元,占同期海洋经济总产值近2%。“十一五”期间,海洋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近750亿元,死亡人数约1000人。随着我国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大量经济产业要素和人口向沿海聚拢,沿海地区海洋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海洋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虽然我国发生海啸灾害的次数较少,但是对其却不容小觑。我国沿海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既面临着局地海啸的威胁,也面临着越洋海啸的威胁。根据数值模拟计算,如果南海马尼拉海沟或东海琉球海沟发生9级地震并引发巨大海啸的话,我国台湾岛、华南沿海或华东沿海都将遭受严重袭击,海啸灾害绝对不亚于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海啸灾害程度。

我国海洋灾害预警报工作

取得长足进展

在我国,国务院赋予国家海洋局开展海洋监测预报的职责。我国于1970年开始开展海洋灾害预警报,自此由海洋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大幅减少,由之前的动辄数万人、数千人死亡到目前的百人、十人或者更少,这其中海洋灾害预警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多年来,国家海洋局一直致力于提高海洋灾害预警报服务能力。

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观测—预警—服务”链条式海洋灾害预警服务与保障体系。近年来,我国的海洋观测能力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建成了107个沿岸海洋观测站(点)、30余个海上浮标、3对地波雷达,发射了2颗海洋卫星等,为海洋灾害预警报提供了实时观测数据。同时,海洋灾害的预警报特别是海洋灾害数值预报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和长足的进步,风暴潮、海啸、海冰、海浪等数值预报精细化程度和准确度不断提高。以风暴潮为例,我国先后自主研发了高分辨率台风风暴潮集合数值预报系统、温带风暴潮数值预报系统等,精细化程度由数公里提升至百米甚至数十米,预报准确率和预报时效也不断提高,在风暴潮防灾减灾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灾害损失。此外,随着国家投入的不断加大,我国各级海洋预报机构的海洋预警报服务能力明显提高,预警报服务手段和范围不断拓展,预警报产品不断丰富,仅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就定期发布各类海洋环境预报和警报产品50余种。

加强6方面能力建设

进一步提高预警报能力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尽管我国在海洋预警报服务和预报技术研发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海洋预报服务总体水平与沿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仍有较大差距,海洋灾害预警报服务能力亟待提高,海洋预报科技水平亟待增强。未来,围绕国家海洋局海洋预报减灾“四一二一”总体目标,我国的海洋预报服务方式将由单一要素预报警报向目标型综合预报保障转变,服务范围由近海近岸向全球、深远海及重要海洋通道拓展,服务领域由物理海洋学向环境海洋学及生态海洋学拓展,着力提升近海近岸海洋灾害精细化预报服务能力、海洋灾害风险评估及决策服务能力、我国海洋短期气候预测评估能力,基本满足我国海洋防灾减灾、海洋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等重大需求。

围绕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防灾减灾的需求,应着力加强以下6个方面的能力。

第一,加强海洋观测系统布局与规划研究,提升海洋灾害风险区的综合观测能力。针对重大海洋灾害如风暴潮、巨浪、海啸、海冰、赤潮等灾害的重灾区和频发区,结合沿海海洋经济的发展需求,着力开展观测布局与规划研究,大力推进目标性海洋灾害观测能力建设,在海洋灾害频发和影响严重地区进行空间和时间的加密观测,提高观测资料的实时获取能力,保障观测资料获取的时效和精度。

第二,加强全球大洋、深远海及海上重要通道海洋环境数值预报能力建设。开发和建设全球海面风场业务化数值预报系统,提供与相关海洋环境要素预报模式相匹配的预报产品;在吸收、消化国内外先进数值预报技术的基础上,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海洋三维动力数值预报模式;建设极地海冰数值预报系统和中、长期变化趋势预测系统;改进完善全球大洋、深远海及海上重要通道海浪数值预报模式;大力开展数值预报产品的综合解释应用工作;提高对数值预报结果的检验订正能力。建立和完善大洋主要渔场、海上主要航线和北极航道的海洋环境综合保障系统,为我国远洋运输、渔业捕捞等提供预报服务;加强全球海洋灾害预警报研究,提升全球海洋灾害预警报服务能力。

第三,加强我国海洋灾害的预警报技术研究,提升我国重大海洋经济区的海洋灾害精细化预报保障能力。加强风暴潮、海浪、海冰、海啸等海洋灾害的发生机理和发展规律研究,加强海上溢油、水上搜救和危险化学品泄漏等海上突发事故的应急预报技术研究。不断提升海洋灾害应急预警能力,在重大海洋灾害影响我国近海期间开展3小时~6小时短时临近预报。着力提升海洋灾害精细化预报水平,在海洋灾害频发区、重要港湾、沿海重要基础设施、关键经济目标和典型人口密集区开展近海近岸精细化数值预报系统建设,针对近海渔业生产安全、人员搜救、油气资源开发开展专题预报保障系统建设。

第四,加强海洋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研究,提升海洋灾害的风险管理能力。大力开展海洋灾害风险调查、分析和评估,研究海洋灾害风险管理模式和预防措施,为涉海工程建设、围填海工程、海岛开发与保护、近海渔船安全保障等提供决策服务,减少或避免海洋灾害风险和造成的损失。与沿海海洋预报和管理机构广泛开展合作交流,组织参与重大海洋灾害灾情调查评价和海岸防护工程防灾能力调查,掌握各类海洋灾害风险分布情况。加强海洋灾害承灾体的脆弱性研究和沿海警戒潮位核定工作。在我国沿海风暴潮等海洋灾害频发区开展风险评估区划工作,开展大比例尺风险区划图和淹没疏散图编制工作。加快海洋灾害辅助决策系统的建设步伐,为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应急决策服务。

第五,加强海洋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研究,提升气候变化下海洋灾害的应对能力。加强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和海气边界层研究,提升全球和区域短期气候预测能力,加强我国海洋灾害和海洋生态环境对全球及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努力提高对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气候事件和海洋快速变化的预测、预警、影响评价和应急决策等灾害风险管理能力;开展海岸带适应气候变化研究;开展极地气候、气—冰—海相互作用研究,评估极地海冰在全球及我国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开展中国海、大洋及极地二氧化碳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发展海洋碳数值模式。开展海洋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相关领域的国际交流,积极参与气候变化领域大型国际合作项目。

第六,拓展服务方式和服务领域,提升海洋预警报公共服务能力。拓展服务领域、改进产品形式、丰富产品内容、提高服务质量,构建面向社会公众的现代化、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加强需求调研分析,围绕社会公众需求,大力提升海洋预警报公共服务水平,开发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性、行业性和时令性预报服务产品。丰富预报产品信息发布手段和发布渠道,巩固并拓展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现有播发平台,积极探索网络电视台、移动媒体、微博等新型网络发布方式,促进预警信息在公众中的高速传播。开发界面友好的交互式海洋预报公共服务网站,扩大海洋预警报公共服务覆盖面。开展海洋防灾减灾文化建设,结合全国防灾减灾日,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海洋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建设海洋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大力普及海洋防灾减灾知识。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