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人怀:了解过去 走好未来

来源:羊城晚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18:06:05 

虽然中小学一直都有历史课程,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对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不很清楚。五千年的文明来之不易,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的文明完整地传承下来了。通过这套书,可以看到民族的精华、民族的传承、民族的伟大。

读书也要把书读活,把厚书读成薄书,真正理解书中的含义而不是死教条,否则就会“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我们应该从历史中继承好的东西,通过读书,学会怎么做人。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知道:不知道过去,就无法走好未来的路。

《白话资治通鉴》:冯国超 主编,光明日报出版社

《资治通鉴》写了中国一千多年的历史,从战国时代写到宋朝。北宋司马光主编的这部史书之所以受到大家的欢迎,因为它用故事性的描写让大家知道国家伟大,民族伟大;其次,还在于它宣扬的是正义,对于该批判的东西进行了鞭笞,其中很多富含中国民族文化的故事已经被凝练为成语,得以传承。《资治通鉴》适合社会各个阶层读,从政府官员、商界精英到普通市民,都会有所收获。因为很多人文言文不是很好,所以推荐的是白话版的。

我们处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之中,个人价值观各有不同。我曾经受邀参加过一个所谓国家级的雕塑展,其中有个大型雕塑,展现的是夜总会里的情形,其中不乏摆着淫秽动作造型的女性雕塑,这种东西竟然被摆在大庭广众之下进行宣扬。我们应该推崇《资治通鉴》中那种批判精神,对于文化糟粕,要勇于鞭笞。

现在“个人主义”严重了些,只看到了自己,其实还要看到国家和集体,国家和集体好了,自己才能好。我们这一代人都强调国家和集体,没有太多的个人,我做了一辈子的科研成果都贡献给了国家,结果很多人笑我太“老实”,也就是傻瓜,“老实”竟然变成了一个贬义词。

我认为大家还是要加强自我修养,“对己严,对人宽”、“先人后己”等优良品德需要保留。学做人多读书是个好方法,而读手机、读电脑,大部分都是快餐文化,读书还是需要静下心来。

《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张维为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成功了,说实话,这是很多人没有预想到的。以前由于落后,国家受了很多欺辱,改革开放前,对外交流少,出国留学,也发现很多人对中国根本不了解,记得上世纪80年代国外博物馆中国人的模型还是清朝人的模型,男人梳着辫子,女人缠着小脚。所以我们这一代人,特别渴望祖国强大。

记得上世纪60年代,我在大学读书的几年没有吃过一片肉,现在这样的人几乎没有了吧,我们的生活水平已经提高了,这就是成绩。这本书让人们了解到中国强大的不易。现在社会依然存在很多问题,要去正视,可以去鞭笞,可以去监督,但是不能像极少数人那样一味的否定。要看到我们社会发展的大方向还是对的,主流还是好的,大家应该珍惜这样的一个时代。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