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港口战略家的攻守韬略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18:06:37 

瞩目天津港

1952年天津新港重新开港时,当年货物吞吐量不足74万吨。2001年天津港货物吞吐量跨过了亿吨大关,成为中国北方第一个亿吨国际大港,实现了历史性跨越。2010年,天津港吞吐量突破4亿吨,九年间以每三年跨越“1个亿吨”台阶的华丽姿态,上演了又一次让人惊叹与振奋的历史性飞跃。

从1984年成为全国港口“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试行港口体制改革试点开始,天津港依靠“以港养港、以收抵支”的政策,给当时不被人看好的淤泥质人工港注入了生机与活力。2004年,“天津港务局”整体转制为“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顺利完成了政企分开的天津港更犹如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如今世界港口排名第五、国内港口排名第三的天津港,已建成为世界等级最高的人工深水大港,产业结构也由最初单纯的港口装卸业发展到了新添国际物流业、港口地产业和综合服务业的“四大产业”,基本建成了规模化、国际化、现代化的世界一流大港,并大踏步地向着“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全新战略目标加速前进……

面对面

“破浪”关键词:预判、信心、对策

记者:很多人都认为港口行业是经济的晴雨表。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给港口行业也带来了不小的震动。但是天津港却实现了每三年跨越“1个亿吨”台阶的突破,并于2010年年底吞吐量突破4亿吨。能否跟我们分享天津港“乘风破浪”的秘诀?

于汝民:我一直都认为任何一个企业,尤其是国际化的综合性大企业,在面对任何危机都要坚信三个关键词:预判、信心和对策。因为有了“预判”,才能做到临阵不慌;有了“信心”,才能对经济前景持有乐观态度;有了切实可行、具有推动力的“对策”,才能为信心提供坚实的基础,才能满怀信心迎接挑战。

其实,早在2008年以前,我们就对未来中国港口行业的发展形势做了4点预判:一是港口吞吐量难以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将进入平稳增长期;二是港口装卸业在总量上还将继续增长;三是运输成本压力使得船舶大型化的趋势得以延续;四是港口能力出现结构性过剩,业内竞争日趋激烈。

由此我们认识到仅依靠港口装卸业已不能满足天津港的未来发展,必须要以产业多元化作为支撑,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几年来的发展实践证明,我们当初对形势的判断是正确的,坚持产业多元化的发展方向也是正确的,不仅有效地抵御了金融危机的冲击,还进一步壮大了集团公司的经济实力,获得了新的发展优势。

四大产业支撑结构调整

记者:您刚才也提到了结构性过剩的问题,我们知道现在产业结构调整已经成为国内港口行业的一个重点任务。您是否能评价一下现在中国港口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正处在怎样的阶段?天津港又将以何姿态参与到产业结构调整中来?

于汝民:应该说产业结构调整是我们国家整个经济面临的问题,实际上来讲港口行业也不例外的,因为港口行业原来大都是依赖于港口装卸业的快速增长,说实在的,自己的主业都干不过来,没有心思顾及旁处。现在港口行业已进入平稳增长期,港口企业要想获得快速、平稳、持续发展,就必须调整产业结构。

具体到天津港,我们2007年就明确了发展“四大产业”的发展战略,着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这第一个产业还是港口装卸业,作为天津港的传统优势产业,要继续做大、做强、做优、做精,为其他新兴产业发展打基础。第二个产业是大力发展国际物流业,它是港口装卸业的延伸。这两年我们集中在内陆辟建了21个无水港,初步形成了覆盖主要腹地的物流网络;同时,随着国际物流网络的完善,天津港国际物流业的营业收入也已经由2008年的12个亿左右,发展到今年预计能翻一番的24个亿左右。第三个产业就是港口地产和工程建设。港口地产不同于一般的房地产开发,我们主要进行的是填海造陆,为临港产业提供一个发展空间,也为后续商业开发创造条件。第四个则是港口综合服务业,这既包括一些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也包括如国际邮轮的高端服务业,同时我们也会和银行一起为外贸提供金融的支持。

发展到现在,我们港口装卸业、国际物流业、港口地产业和综合服务业在总营业收入的占比分别是31.59%、12.70%、21.60%和34.10%,传统的装卸业只占了三分之一,而其他产业已达到三分之二。初步看来,我们结构调整的战略还是很正确的,也将继续走下去。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记者:温总理在对今年经济形势做研判时曾提到了六个字“仍然非常复杂”,您也曾提到过目前世界经济中很多深层级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在这个背景下,今年甚至未来几年内,中国港口业是否仍然会面临一个复杂的经济形势?天津港又将如何突破后经济危机时代发展的瓶颈?

于汝民:温总理用“仍然非常复杂”我觉得是非常恰当的。有人认为,金融危机正在过去,新的繁荣很快就将到来。然而事实表明,它的影响短期内不会结束,欧洲的经济形势并不是非常稳定,从国内的角度看我们也面临着通胀压力。但由于我国发展还需保持外贸出口平稳增长,因此港口吞吐量不会有太大波动,我觉得今年港口总的来讲是稳中有升的,但不可能再保持20%、30%的趋势了。天津港的发展也面临着更大挑战。

我们意识到只有不断发展、做大做强,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于是,在2010年基本完成“建设世界一流大港”的目标后,今年我们又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全新发展战略。其实,这个战略转型我从2006年就开始酝酿,只是当时还不能表达得很确切。2008年刚刚在集团内提出的时候也有不少不同意见,担心多元化发展会不会失掉港口装卸业的基础。经过深入研讨,我们将发展“四大产业”作为实施适度多元化的总方向,并制定了详细的发展纲要,明确投资主体、发展目标和分三步走。

第一步是到“十二五”末,将形成以“四大产业”为核心适度多元的产业发展格局,使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5.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800万标准箱,还要努力形成2到3个营业收入超过百亿元的产业板块,成为地区领先、国内知名的跨区域、跨行业经营的港口开发商和运营商。由于资本运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做大做强,我们也在尝试建立多种渠道的投融资体系。目前,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财务公司,还投资了人寿保险、商业银行和基金;今后还会做担保、融资租赁或者证券公司,甚至开展融资租赁和航运金融业务。第二步到“十三五”末,我们将形成较强的品牌效应,实现在重点产业的跨国投资运营,进入中国企业100强。第三步到“十四五”末,将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跨国企业集团,进入世界一流企业行列。

将东疆打造成自由贸易港

记者:在国家对于滨海新区的定位中,有一项就是建设中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我们知道在这其中天津港尤其是天津港的东疆保税港区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前不久东疆保税港区在长三角的招商会上,您再次透露要将东疆打造成自由贸易港。这个道路还有多远?何时才能实现呢?

于汝民:我们确实要把东疆打造成自由贸易港,尤其是在今年5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方案的批复》后;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将其打造成为国际航运、租赁、物流聚集岛、免税岛、休闲度假岛和生态宜居岛,形成“一港四岛”。为此,根据批复方案全新规划的八大产业,首先,东疆保税港区原有的物流加工区将不再摆放加工项目,而是摆放符合滨海新区八大产业高地的项目;其次,我们还要为金融租赁、物流公司等增加写字楼,为打造免税岛建设商品货物丰富的购物中心;再次,是要考虑继续扩大保税港区的面积,东疆第二岛的建设规划已在编制之中,初步来看第二岛总面积将在45平方公里左右,如果顺利明年就将开工建设,使整个东疆港区最终形成一个F形。

在推进过程中,我们先要做的还是落实批复方案,不过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于批复方案而言,目前有的政策可以马上落实,如物流业企业免征营业税;但是有的政策落地还要做很多工作如在船舶登记制度方面。同时,在自由贸易港的建设上,我一直在强调,自由贸易港是一步步做出来的,不是宣布出来的。一旦功能上具备条件了,那对你自由贸易港的地位自然会得到承认。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和世界上的香港、新加坡、迪拜等自由贸易港“对标”,一步步完善自我。我们计划用5到10年时间,基本完善东疆保税港区的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贸易、航运金融等功能,把它建设成为各类航运要素聚集、服务辐射效应显著、参与全球资源配置的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核心功能区。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