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烟台沿海渔村慢慢"消失":80后连渔网都不摸了

来源:潘凤娟   发布时间:2013-07-03 10:19:50 

文/快报见习记者 潘凤娟 实习生 刘晓燕 图/快报记者王杰

9月2日下午2点,芝罘区东口村的港口,出海的渔民陆续归来,他们的叫卖声清一色都是东北口音,尽管打上来的多是些小鱼虾,但还是吸引了不少当地村民前来购买。看到这个情景,72岁的老人张国忠叹了一口气 ,开海了,村子的年轻人都出去了,我们这个渔村,已经看不到开海带来的热闹了。在他看来,这个自古以打鱼为生的小渔村的渔家生活正在慢慢消失。而事实上,正在消失的渔村远不止东口村。烟台沿海渔村捕鱼的船工,基本上以外地人为主,以80后为主的渔民后代们,连捕捞网都没碰过的不在少数。

以前开海和过年一样高兴现在出海难赚钱船都没了

朝着海腥味最浓的地方走,就到了东口村的码头。 爬虾,8块钱一斤。热闹的叫卖声多是响亮的东北口音。找当地的渔民?你得到村子里面去。出海打鱼的大部分都是我们东北人,这个村子的人已经没多少打鱼的了 。一个40岁左右的男子说,他们这些外地人才是真正的船工。

东口村的巷子窄得只能容两个人并肩走过。街头巷尾,三三两两的居民坐在一起,有的聊天,有的打扑克。你们不出海打鱼吗?听到记者提问,正在打扑克的高女士抬了抬头反问道:没船了,出海干什么?出海赚不到钱,不出海没事干,她们只能靠打扑克来打发无聊的时间。

对于出海,当地村民已经只剩下看热闹的份儿了 。当地村民说,以前,开海是村子里最热闹的时候,尤其是渔船靠岸,那时全村都会出动,高兴得和过年一样。但现在,村里人基本没有出海的了,虽然对开海的记忆还萦绕心头,但缺少了参与,村民们对开海的感情已经越来越淡了。前两天开海,我们还去海边看了看,一看他们渔民捕上来的都是小鱼小虾,真是觉得出海没啥奔头了。一位村民说。

渔网都不摸没人想打鱼在城市站稳就不再回来

村子最西头十几栋房子的大门都紧锁着,村头的草已长到一米多高。偶尔有一两个老人迈着缓慢的步伐从街上走过。 我们村子有600户人家,但还在这住着的很少,一些人都搬到城里去了 。村民张国忠指着一间房门紧锁屋子说,一些闲置的屋子被租给了前来打鱼的外地人,还有一些屋子被放在那里没人住。

60岁的村民刘学兵做了一辈子渔民,7年前他将自己的渔船卖给了一个河南人,从此结束了打鱼生涯。当时他还算是东口村洗脚上岸较早的渔民。如今,整个村子里的渔船,从七八年前的200多条减少到了不到20条,村子里仅剩下来的十来户渔民,也大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舍不得船。但我们这一辈30来岁的年轻人连渔网都不摸了,谁还愿意去辛苦打鱼啊。80后小伙刘先生说,这个渔村的渔家生活,已经不属于年轻一代。

东口村的年轻人中,已经没有一个人出海打鱼。他们都走出了这个村子,到烟台市里打工。而这些走出去的年轻人,一旦在城市站稳脚跟,也都不再回来。我儿子现在银行工作。刘学兵谈到儿子,语气中充满了自豪。在市里有一份满意的工作,足以让全村人羡慕。

除去油钱一天只赚20元孩子不打鱼自己很欣慰

下午3点半,打鱼归来的杨建华空着手回到位于东口村最西头的家中,多年的打鱼生活让这个50岁的渔民显得格外苍老。才50岁,看起来像70多岁了 。杨建华的妻子心疼地说。杨建华无奈笑了笑:这一天打了七八斤爬虾,在海边就卖完了 ,除去油钱,今天只剩下20块钱。

杨建华是东口村剩下为数不多的渔民,其实去年他就打算放弃打鱼的营生,但他还愿意再干。他说,村子西头,现在仍打鱼的,算他在内也只有3个,他们被称作最后的渔民。打鱼打了半辈子的他,一下子不打鱼了反而有点不习惯,开海后,他就重拾了打鱼的营生。

杨建华跟妻子两人经营一条小船,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总不能闲着。他的儿子和女儿都已不再打鱼,而是在开发区一家企业上班。提到这点,杨建华很欣慰,转行是对的,捕捞没前途了。在他看来,包括自己在内的老渔民迟早也要放弃捕捞,这只是个时间问题。他唯一担心的是自己不打鱼了 ,上岸该干些什么,又能干些什么。

出海没奔头,80后连渔网都不摸了

年轻的都进了城,打鱼的多是外地人,港城沿海渔村正在慢慢消失

没落的渔村

渔民少一半纷纷改了行

照这样下去,用不了几年,我估计村里就没有会打鱼的了 ,船也能进博物馆了 。一位村民苦笑着说。他向记者回忆,30年前,因为捕捞业发达,东口村是周围几个村子里最富有的村子。这些房子都是30年之前建的,那个时候可算是最好的房子。住最好的房子、吃最新鲜的海产,还有什么比这种生活更幸福呢?

现在,渔家生活的幸福,就像流水一样在从老渔民的生活里溜走。不仅东口村,沿海小渔村都在慢慢消失。开发区大季家镇的山后李家村已整体搬迁,剩下的一两户人家也不再打鱼。

养马岛上有 8个村庄,曾经都是著名的小渔村。而今,这些小渔村也开始没落。9月1日,记者来到这里探访了解到,养马岛的西头大部分村子还是以打鱼为主业,但渔民数量减少了近一半。岛上没有土地,没法种地,我们不出海也干不了别的工作。打了十几年鱼的渔民孙豪说。而养马岛东北的驼子村、孙家疃在内的几个村子则搞起了渔家乐,专门从事打鱼的人已很少。有钱有能力的人,要么开酒店,要么搞渔家乐,要么就养殖。村民王祥凯说,只要不打鱼,干什么都行。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