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渔期结束 黄海渤海开海了 威海老百姓终于可以解馋了
记者 林丹丹
开海去撒网,归来鱼满仓。2日傍晚,记者在威海中心渔港、合庆湾等地看到,部分出海的小型渔船已经返航归来,船上鱼虾满仓,随处都能见到新鲜海捕鱼上市。开海了,渔民捕捞的海鲜大都以爬虾、巴鞘为主,市民们也在码头边等待最新鲜的海鲜。
在威海中心渔港内,部分出海较早的渔船已经靠岸,船上鱼虾满仓。码头内一片喧闹,有市民等着买“第一手”的鲜货,有鱼贩们等待返航的渔船,还有在大声吆喝称重的鱼贩,一派繁忙。记者看到,早归渔船上,大筐的鲜鱼从船上卸下来,称重后装进接货的小货车车厢里。
船主苗先生一边忙着称重量,一边说,开海这两天,收成还不错。他有一艘200马力的渔船,“开海第一天,不到半小时,10多箱的小杂鱼就被抢光了,要是有更多的海鲜,也剩不下。”苗先生告诉记者,因为回来得早,船一靠岸,商贩们争着出价购买,大部分给了老客户,“还没出海,已经有客户开始预订海鲜了。”近千斤鱼虾一下子就销完了。
记者看到刚刚靠岸的渔民干脆将捕获的海鲜在岸边摆起了摊位,爬虾、螃蟹、黄花鱼、乌贼等海鲜吸引众多市民争相选购,市民张守成说:“刚上岸的海鲜,新鲜便宜,一下班,我就跑到码头等着了,家里人终于可以解解馋了。”
威海水产批发市场内,海捕鱼也替代了原来的冷冻鱼和养殖鱼。远遥中心渔港内,鱼贩张女士中午就过来了,赶个大早想多收一些海鲜,“刚开渔,海鲜生意比较好做,也就秋天能挣点钱。”渔船回来,开渔了,磅秤一直没闲着。
海域监管“网格化” 渔船数量一目了然
记者 陶相银 通讯员 江婷
随着伏季休渔期的结束,出海渔船增多,易发生商渔船碰撞事故。为此,威海海事局把海域监管分为三级网格,掌握局部区域内渔船数量,并通过船舶交通服务系统对渔船分流引导,预防碰撞事故发生。
8月21日,“四全一快”现代化监管体系在成山头船舶交通管理中心开始运行。威海海事局把威海海域按近、中、远分为三类,并综合考虑船舶通航密集程度、险情、事故风险程度、监管对象以及应急响应及时性等因素,将水域划分为一、二、三级网格,共有27个一级网格、23个二级网格、6个三级网格。
记者在监控大屏幕上看到,网格背景呈现出红色、黄色和绿色。海事值班员告诉记者,红色网格表示该区域内船舶数量超过10艘,属于高密度区;黄色网格和绿色网格分别表示水域船舶为5到10艘和5艘以下。红色网格大部分集中在石岛渔场和烟威渔场,其中一个红色网格显示的船舶数量高达23艘。
由于了解了高密度区的明确位置和具体的船舶数量,可降低水域通航密度,提高安全。此外,值班员还通过甚高频播发航行警告和发送短消息到高密度水域船舶进行信息提醒。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